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熊果酸(ursolic aci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主要经肝脏代谢。传统临床治疗中熊果酸多用于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以及保肝治疗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熊果酸能够对不同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抑制恶性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此外,熊果酸联合放化疗能够提高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产生辅助增强放化疗疗效的作用,并且在放疗中可保护受照射机体的正常组织,促进免疫机能的恢复。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下调促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的水平,增强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并且能够通过调节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杀灭肿瘤细胞,延缓肿瘤组织生长。同时,熊果酸可影响肿瘤细胞周期的分布,导致细胞的G1/S期阻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诱导细胞凋亡。因此,熊果酸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然抗肿瘤药物。本文对熊果酸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阐述了熊果酸的抗肿瘤分子机制及其疗效,为熊果酸今后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2.
CRISPR是最早发现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适应性免疫机制,具有序列特异性核酸切割活性,新近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系统,并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抗肿瘤免疫在内的医学研究。其中,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CAR T细胞和肿瘤特异性TCR T细胞在抗肿瘤治疗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有关CRISPR-Cas9在基因编辑中的作用机制、递送策略及其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洛巴口蘑滤液中多糖蛋白复合物的抗肿瘤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方  黄容春 《菌物系统》2000,19(3):396-400
从洛巴口蘑培养滤液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蛋白复合物(PSPC),PSPC在细胞水平有能力恢复和增强带瘤鼠腹腔浸出细胞的吞噬功能和T细胞的促分裂活性。在分水平,PSPC能恢复儿腹腔浸出细胞内IFN-γ基因的表达水平。另外,PSPC能够下调带瘤鼠脾细胞内“抗细胞因子”TGF-β的表达水平。因此,PSPC的抗肿瘤机制可归咎于寄主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的疗效有限,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肿瘤临床疗效仍是巨大的挑战。免疫细胞过继是肿瘤治疗技术中迅速发展的一种生物治疗技术,通过输入自身或同种"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达到直接杀伤肿瘤或增强机体自身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由于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强有力的直接细胞毒性,并可与其他免疫细胞协同作用发挥其抗肿瘤活性,因而成为了细胞免疫治疗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叙述了γδT细胞与肿瘤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豹蛙酶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属于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它的核糖核酸酶活性低,细胞毒性较强,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具有显著杀伤作用,是目前全球正在重点研究的100种新药之一。豹蛙酶用于恶性间皮瘤的治疗目前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固体肿瘤的治疗也处于临床Ⅰ期或Ⅱ期研究阶段。豹蛙酶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抗病毒作用是其进一步研究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Apoptin是一种能够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凋亡的小蛋白质。简要综述了Apoptin的来源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Apoptin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特点和分子机制、Apoptin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Apoptin作为一种抗肿瘤制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苦参是中国传统的植物药,具有清热燥湿等多种作用,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研究,其活性成分能够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通过细胞周期阻滞、Fas/Fasl和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降低VEGF等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逆转多药耐药、调节免疫耐受等辅助治疗肿瘤。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最近几年涉及苦参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文献,综述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苦参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细菌作为一种癌症治疗手段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机制等相关问题的不断探究,细菌疗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平台技术,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策略、新潜能。某些细菌依靠其自身特性,能够特异性靶向肿瘤组织,不仅对肿瘤生长产生直接抑制作用,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显著提升抗肿瘤治疗的疗效,甚至有助于解决转移性肿瘤等难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上调控细菌的分子机制来定制其生物功能,高效递送各种免疫治疗剂至肿瘤病灶处而发挥作用,达到精确调控、有效激活的目的,这是其他药物传递系统所无法比拟的。此外,肿瘤靶向型细菌介导的治疗方案既可作为单一疗法应用,也可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化疗、放疗和光热治疗等联合,以获得更佳的临床治疗结果。因此,该文主要讨论了活细菌发挥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免疫作用的关键,总结了生物工程菌用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及其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的优势,为细菌疗法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具有抗肿瘤生物活性的人工合成多肽受到广泛的关注.尽管受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多数抗肿瘤肽类药物的半衰期较短,但抗肿瘤肽类药物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们分子量小、抗肿瘤特异性高、免疫原性低,并且易于合成和改造.目前,多种抗肿瘤肽及其衍生物已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以肽为基础的治疗不仅高效低毒,还可以增加肿瘤对其他治疗方法的敏感度,对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将具有重要价值.综述了诱发肿瘤坏死活性肽、细胞凋亡肽及功能阻断肽等几种新型天然抗肿瘤活性肽诱发肿瘤死亡的作用,并归纳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厌氧和兼性厌氧细菌能够专一性地优先累积在肿瘤的低氧量和坏死的区域,这使其具有很好的靶向性。它们能够分泌毒素或水解酶以及引起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具有溶瘤作用。基因工程技术能够改造这些细菌使其具有抗肿瘤的特性,进一步增加治疗效果。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些细菌的某些代谢产物也具有增强肿瘤治疗效果的作用,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细菌作为抗肿瘤剂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γδ T细胞自发现30余年来,其研究较其他免疫细胞相对滞后,甚至被认为是进化的"残留物(relics)"。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γδ T细胞在人的免疫功能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桥梁"。近年来,γδ T细胞的抗肿瘤、抗感染的相关研究表明了γδ T细胞在肿瘤免疫与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Vγ9Vδ2亚群是只存在于外周血的一类人γδ T细胞,其数量虽少,但其功能全面、强大。相比肿瘤或传染病患者自体γδ T细胞的功能被抑制或"后天不足",健康人来源的同种异体γδ T细胞由于功能健康,其临床应用价值更具优势。现以抗肿瘤应用为落脚点,综述人γδ 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识别肿瘤细胞的分子免疫机制,并简单总结国际上自体γδ T细胞抗肿瘤的应用进展;同时,简述国际上最新关于同种异体γδ T细胞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动态,并介绍了笔者团队同种异体γδ T细胞治疗肿瘤的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12.
段海潇  程奕宁  汪洋  胡翰  刘滨磊 《生命科学》2023,(11):1462-1474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疗法属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范畴。该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表现优异,但在实体瘤治疗中存在诸多挑战。近年来,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 OVs)在针对黑色素瘤、脑胶质瘤等实体瘤适应证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溶瘤病毒一方面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溶瘤病毒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等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也在广泛开展。目前研究表明,溶瘤病毒不仅能够增加CAR-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而且通过传递肿瘤相关抗原或特异性抗原来增强CAR-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同时溶瘤病毒还可以帮助CAR-T细胞克服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两种疗法的联合应用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解决CAR-T在实体瘤治疗领域的瓶颈,具有广阔的临床转化前景。本文就溶瘤病毒与CAR-T细胞联合治疗实体瘤的药效及相关机制研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一类含氧的化学活性物质。近些年来,随着ROS相关信号通路逐渐被发现,其作为体内重要的代谢产物在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和维持体内平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目前认为,肿瘤细胞由于其旺盛的代谢活动,其细胞内往往具有较高水平的ROS。因此,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内的ROS水平来探索抗肿瘤新途径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为全面了解ROS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本文拟从ROS来源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ROS抗肿瘤作用机制、ROS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ROS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是目前在全球男性中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其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名第六位[1]。在发病率方面,我国虽然不及西方国家,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和诊疗技术的提高,也表现出了逐渐上升的态势。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的特有位点作为治疗靶点,在纠正病变、稳定细胞、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能够对正常细胞减少毒副作用[2]。由于我们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途径认知的逐渐提高,以及更好的利用这些途径作为有效的药物作用靶点,我们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和生产随之增加。本文着重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对肿瘤的治疗起作用的不同的靶向机制,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青蒿素的可溶性衍生物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以及白血病等多种人类常见肿瘤。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调控细胞信号转导、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增敏抗肿瘤化疗药物等。近年来有新的研究表明,ART亦可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作用,且抗氧化可能也是其抗肿瘤的机制之一。本文对近年来ART抗肿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作了全面的归纳分析,并对ART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SSCP技术并结合Southern印迹杂交从基因水平对正常和 ̄3H-TdR恶性转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C3H10和TC3H10中neu基因进行研究。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表明恶性转化的TC3H10细胞neu基因出现重排和扩增,SSCP分析未发现TC3H10细胞neu基因跨膜区突变。上述结果说明TC3H10细胞neu基因结构异常可能在跨膜区外,neu基因异常在 ̄3H-TdR诱导的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EGF可促进neu基因表达增高,研究发现在EGF持续作用下,NC3H10细胞neu基因甲基化水平无显著变化,说明EGF可能是通过其它途径调控neu基因表达增高的,排除了EGF通过改变neu基因甲基化水平而调控neu基因表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两个改造后的肿瘤抑素抗肿瘤活性肽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改造后的肿瘤抑素2个抗肿瘤活性肽的作用机制,明确其不同的抗肿瘤活性,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原理,人工合成肿瘤抑素中185~203位氨基酸所对应的19肽和T7肽(74~98位氨基酸)基础上改造的21肽碱基序列,将其与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TYB2重组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用几丁质亲和层析柱一步纯化,直接获得19肽和21肽,利用MTT法、细胞生长曲线、TUNEL法、流式细胞仪早期细胞凋亡检测和细胞周期检测,小鼠H22腹水型转移型肝癌实体瘤抑瘤实验并结合组织病理学切片,来研究19肽和21肽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体内肿瘤的抑制情况.体内外实验表明:获得的19肽抗肿瘤活性以直接作用肿瘤细胞为主,也有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基因重组21肽抗肿瘤作用是通过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实现的.19肽、21肽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明显增强,抗肿瘤活性大大提高.联合用药弥补了单独用药不足,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可能会成为今后肿瘤治疗的一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肝素作为传统抗凝剂已众所周知。研究发现,肝素尚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特别是抗肿瘤作用备受学者关注。尽管临床上并未将肝素疗法作为一种常规抗肿瘤手段,但是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肝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本文综述肝素治疗肿瘤的主要机制以及肝素结构修饰在抗癌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紫杉醇(taxol)[1]是一种结构新颖、抗肿瘤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抗肿瘤药,现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2]。紫杉醇属于天然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因此,许多学者试图从自然界中寻找抗肿瘤作用更强的紫杉烷类二萜成分[3]。迄今已发现这类化合物30 0多个,并发现了一些新的骨架类型[4 - 8]。紫杉烷类化合物骨架类型多,取代位置和取代基种类更多,且几乎都为含氧取代基,因而结构解析较为复杂。无疑,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对解析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氢谱、碳谱、NOE、DEPT及各种二维技术(1H_1HCOSY、NOESY、…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过继免疫治疗是当今肿瘤治疗的热点,已逐步成为一些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呈递肿瘤抗原和抵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及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具有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特点。DC和CIK细胞有效结合可以同时促进DC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功能及加强CI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应用DC-CIK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