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观察超抗原SEA(D227A)的真核表达载体(pmSEA), 对HBV DNA 疫苗诱导Balb/c 小鼠(H2d)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肌内注射空载体pcDNA3、HBV DNA 疫苗加pmSEA佐剂(pHBVS2S+pmSEA)或不加佐剂(pHBVS2S); ELISA 法测定血清抗HBs; 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4 h51Cr 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 活性。HBV DNA佐剂组免疫小鼠抗HBsAg抗体滴度明显高于不加佐剂组,其IgG1/IgG2a的比例不同于多肽免疫组,二者分别为0.282与10。HBV DNA佐剂组均能增强IgG1和IgG2a的产生,是不加佐剂组的1.36、1.73倍。佐剂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量是不加佐剂组2~3倍。CTL 细胞杀伤活性(E:T=100)佐剂组与不加佐剂组分别为:69.77%±7.5%、 42.81%±7.7%,差异显著(P<0.05)。HBV DNA 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CTL反应;pmSEA佐剂能够提高小鼠对DNA 疫苗的免疫应答,有望成为DNA 疫苗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极易形成慢性感染,主要机制在于感染者不能产生强有力的细胞免疫应答以清除病毒[1].慢性HBV感染者体内虽然存在HBV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但对HBV抗原的反应性较低.研究发现,增强这类T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可以促进HBV的清除[2].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含有恶性疟原虫抗原基因 ( AWTE)及白介素 2基因的重组质粒 p CMV- AWTE以及p CMV- IL2、p CMV- IL2 - AWTE、p RSV- AWTE。将纯化的质粒混合后免疫小鼠 ,3次免疫后比较其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的水平 ,发现 IL- 2可以明显地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 ,而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甚微。麻醉剂、蔗糖、免疫剂量等因素也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 ,RSV启动子与 CMV启动子对免疫应答水平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作为DNA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是机体细胞(主要指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异质性肽类调节因子,在体内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对免疫应答的产生和调节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可作为DNA疫苗佐剂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简要综述了细胞因子作为DNA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6.
7.
细胞因子是机体产生的一系列免疫效应和免疫调节蛋白。在近几年,质粒型细胞因子作为能增强DNA疫苗免疫应答的佐剂已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本文就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机制、T细胞分化和利用质粒型细胞因子佐剂优化DNA疫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9.
对近年来在增加肿瘤DNA疫苗免疫原性、提高肿瘤DNA疫苗效力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予以综述。简要阐述了以下几种较有效的增强肿瘤DNA疫苗效力策略的机制和进展:(1)以细胞因子表达质粒为佐剂;(2)以质粒编码的趋化因子、协同刺激分子、共刺激分子、补体为佐剂;(3)以CPGODN为佐剂;(4)其他一些佐剂。  相似文献   

10.
DNA疫苗佐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疫苗在免疫应答中能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然而DNA疫苗刺激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往往比常规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弱。最近研究表明:使用DNA疫苗佐剂如细胞因子、CpGODN、补体C3d等有助于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价。就DNA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乙肝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构建含adr亚型HBV表面抗原基因的核酸疫苗 ,考察人白细胞介素II基因及重组白细胞介素II的免疫佐剂作用。用含有人白细胞介素II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及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II蛋白作为佐剂 ,将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VAX/HBS免疫BALB/C小鼠 (试验组 ) ,同时设置注射质粒pVAX的阴性对照组 ,并分别于第 2 ,4周后加强免疫各 1次。试验组在第 4周时开始有HBsAb产生 ,阴性对照组未测到HbsAb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HBsAg。乙肝病毒DNA疫苗能引起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白细胞介素II的真核表达质粒的佐剂作用不明显 ,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II蛋白具有提高小鼠对乙肝病毒核酸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佐剂活性。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免疫方法。将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灌胃饲服BALB/c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出小鼠脾细胞内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构建编码HBV包膜大蛋白的DNA疫苗pCIS1S2S,分别以SL7207为载体的口服途径或直接肌肉注射途径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表明两种免疫途径均能在小鼠体内诱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但口服途径诱导免疫应答的强度明显强于肌肉注射途径。口服携带HBV DNA疫苗的减毒伤寒沙门菌可能代表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3.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为嗜肝病毒,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综述近年来乙肝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乙肝疫苗的发展历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克服不应答及低应答的策略,乙肝疫苗的发展方向以及目前最新的DNA疫苗进行了阐述 。  相似文献   

14.
CpG对乙型肝炎基因重组(CHO细胞)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PN)作为佐剂对乙型肝炎基因重组(CHO细胞)疫苗(简称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以乙肝疫苗加Al(OH)3、疫苗加CpG和疫苗加Al(OH)3与CpG3三种配伍方式,通过腹腔、皮下或肌内3种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观察不同免疫途径和不同配伍的免疫效果.同时又将疫苗与CpG混合后在4℃存放6个月再免疫小鼠,观察CpG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3种免疫途径中以肌内注射效果最好,这在使用CpG的实验组尤为明显,在该组肌内免疫的ED50比腹腔的低了10倍,而诱发的抗体滴度提高了3倍;②疫苗与CpG、Al(OH)3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最好,在肌内免疫时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比疫苗+Al(OH)3提高4倍,比疫苗+CpG提高7倍;③疫苗+Al(OH)3免疫时,表现为IgG1抗体亚型占优势,而再加入CpG后则IgG1和IgG2a均升高,以IgG2a最显著;④疫苗与CpG混合后4℃保存半年,不影响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构建编码HBV包膜-核心蛋白融合基因的DNA疫苗pSC、pSS1S2C和编码HBV包膜蛋白或核心蛋白基因的DNA疫苗pHBs、pHBc,分别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比较融合基因DNA疫苗与单基因DNA疫苗诱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发现融合基因DNA疫苗诱生抗体的效率明显不及单基因DNA疫苗,但其能诱导更强、更持久的细胞免疫应答,表明HBV包膜-核心蛋白融合基因DNA疫苗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比单基因DNA疫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口服型HCV融合抗原DNA疫苗在小鼠诱导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编码一个外源信号肽、一个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和HCV核心 包膜蛋白E2融合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ST CE2t(DNA疫苗 )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 0 7.将该重组菌口服接种BALB c小鼠 3次 .小鼠的抗HCV核心和E2抗体阳转率分别达 6 0 %和 70 % .体外以重组HCV核心或E2抗原刺激小鼠脾细胞 ,均使之发生明显的增殖反应 ,且小鼠脾细胞能有效杀伤表达HCV核心抗原的同系骨髓瘤细胞SP2 0 .这为研制高效免疫、成本低廉、接种方便的HCV疫苗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HBV难以清除的原因之一就是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目前虽然基因重组HBV表面抗原 (HBsAg)疫苗预防HBV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基因重组HBsAg疫苗主要能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 ,不能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近年来发现基因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 ,特别是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优于蛋白、多肽类疫苗 ,更适应于慢性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1,2 ] 。为了探讨应用HBV基因疫苗预防HBV感染的可能性 ,本文构建了HBV全S基因和HBsAg基因疫苗 ,观察和比…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control of immunoglobulin production and the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response produced by an HIV-specific DNA vaccine using several strains of mice. Murine antigen-specific immunoglobulin production was determined by ELISA. The DTH response was assessed in terms of the footpad swelling reaction. All strains of mice, except for B10.RIII and B10.T(6R), exhibited strong immunoglobulin production and footpad swelling in response to the DNA vaccine. In vitro treatment of lymphoid cells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showed that the footpad swelling response was mediated by CD4+8? and Ia— T cells. However, CD8+ T cells did not suppress footpad swelling.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induction of HIV-specific immunoglobulin production or DTH response induced by the DNA vaccine among the strains, suggesting that HIV-specific DNA vaccine is useful for immunizing various populations against HIV-1.  相似文献   

19.
为增强HBVDNA疫苗的免疫效率 ,于HBV核心抗原 (HBcAg)基因 5′末端引入人IL 2信号肽和一个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基因 ,并构建成DNA疫苗 ,转染COS7细胞后经ELISA检测出分泌型HBcAg。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分别将这种DNA疫苗和编码天然HBcAg的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 ,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结果表明前者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强度均明显超过后者 ,且更趋向于T辅助细胞 1(Th1)型免疫应答 ,故其对慢性HBV感染的治疗可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