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羊心脏浦肯野纤维标本,按其静息膜电位水平分为两组:;≥-75mV的为正常组,-40~-55mV为部分除极组。在降低细胞内外Na~ 跨膜梯度的情况下,用细胞内离子选择电极监测细胞内Na~ 主动逐出速率以测量细胞膜钠泵活动。结果表明,除极组细胞内Na~ 活度(a~1Na)对照值及在预先提高细胞内Na~ 水平的情况下所测得的Na~ 逐出速半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别。因而认为,自然部分除极的浦肯野纤维膜钠泵机能并无不可逆转的损伤。其除极原因可能主要与膜对K~ 的通透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丹皮酚对心肌细胞自律性和延迟后除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与方法: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研究丹皮酚对离体心肌细胞自律性(AM)、延迟后除极(DAD) 及触发活动(TA)的影响。结果:1.8×10-4mol/L丹皮酚灌流组,肾上腺素(Adr)的阈浓度空白对照组为(1.28±0.57)μmol/L,药后为(1.56±0.53)μmol/L(n=9,P>0.05);用(1.8×10- 3) mol/L丹皮酚(Pae)灌流组,Adr 浓度由空白对照组的(1.22 ±0.62)μmol/L升高到(6.22±2.11)μmol/L(n=9,P<0.01)。1.8×10-3mol/L的Pae 能明显抑制哇巴因(Oua)诱发的DAD的幅值,当基本刺激周长为500,400,300 和200 ms 时,其DAD幅值从(5.5±2.0)mV,(7.3±2.1)mV,(8.0 ±2.4)mV和(9.2±1.9)mV减小到(3.0±1.1)mV、(3.6±1.7)mV,(4.3±2.0) mV和(5.9 ±1.6) mV,P<0.01。当基本刺激周长为200 ms时,TA 数目由5.5±1.0 降至0.7±0.3(P<0.01)。结论:丹皮酚能抑制心肌细胞AM、DAD及TA,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3.
施谓彬  徐有秋 《生理学报》1989,41(4):361-366
用乙酰毒毛旋花子甙元2.0×10~(-7)mol/L,在绵羊心室浦肯野纤维产生延迟后除极(DAD)为实验模型,观察异丙肾上腺素与氨甲酰胆碱对DAD的影响。异丙肾上腺素1.0—3.0×10~(-8)mol/L能增加DAD幅值,为剂量依赖性,并可诱发出触发型心律失常。氨甲酰胆碱2.0×10~(-6)mol/L单独作用对DAD幅值无影响,然而在异丙肾上腺素增强DAD幅值或产生触发型心律失常后,同样浓度的氨甲酰胆碱能显著地减小DAD幅值以及消除触发型心律失常。但氨甲酰胆碱对由高钙、氨茶碱和组胺等所增加的DAD幅值却无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氨甲酰胆碱能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DAD增强作用,可能与M受体的激活,并继而降低膜上β受体激活时所提高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5.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组胺受体在特异性抗原(卵清白蛋白,0.25μmol/L)对致敏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中的作用。心性过敏反应可诱发延迟后除极(发生率65%)和触发活动,并形成快速自发动作电位。高频刺激时,易产生延迟后除极。外源性组胺(0.6μmol/L和6.0μmol/L)作用于豚鼠心室乳头肌亦产生相似的变化。H_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10μmol/L,n=10)可明显抑制心性过敏反应和完全阻断组胺所致的延迟后除极现象,H_1受体阻断剂扑尔敏(10μmol/L,n=6)对心性过敏反应和组胺的效应均无抑制作用。结果提示。心性过敏反应诱发的心肌延迟后除极,可能是心肌释放的组胺直接作用于心室肌H_2受体所致。  相似文献   

6.
α受体激动对绵羊心肌瞬时性内向离子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渭彬  徐有秋 《生理学报》1995,47(4):387-393
用乙酰毒毛旋花子甙元(AS)0.05μmol/L诱发绵羊心浦肯野纤维产生稳定的瞬时性内向离子流(Iti),用普萘洛尔0.5μmol/L阻断β受体,观察α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E)0.3,1.0μmol/L对Iti幅值与时程的影响。PE1.0μmol/L灌流20,50min时Iti幅值分别由对照值12.8±1.9nA减小至10.7±1.2nA(n=5,P<0.05)与9.6±1.9nA(n=5,P<0.01);ItiD50时程分别由对照值145±24.4ms延长至183.3±28.1ms(n=5,P<0.05)与207.5±34.2ms(n=5,P<0.01),PE对Iti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Iti到达峰值的时间和回复到基线的时间都延长,提示PE作用下Iti通道动力学发生了变化。如果在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1.0μmol/L增强Iti的基础上,PE1.0μmol/L灌流10min,对Iti幅值的抑制及时程的延长作用更显著,Iti幅值由对照值15.6±3.2nA减小到10.3±2.2nA;ItiD50由92.5±14.3ms延长到132.5±36.0ms(n=5,P<0.01)。  相似文献   

7.
韩大英  刘北英 《生理学报》1990,42(6):562-570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羊浦肯野纤维细胞膜内钠离子活度(~(ai)N_a),细胞间钾离子活度(a~ok)及细胞膜电位(v_m),观察不同浓度低钠,无钙液对其影响,在无钙低钠液中,细胞内Na~+逐出,α~iNa 降低,其变化速率,幅值与[Na]_o 相关,同时也受细胞 a~iNa 初始水平(aiNa(o))的影响。aiNa 下降6min 时的稳态水平与[Na]_o 呈直线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Na]_o 降低时,细胞膜钠泵活动加强,细胞内 Na~+逐出增加,其最终结果是使 Na+跨膜梯度维持相对稳定,因而可以认为是 Na~+跨膜梯度而不是单纯的细胞内 Na~+控制膜钠泵活动。在低 Na~+液引起细胞内 Na~+主动逐出增加的同时,细胞膜出现超极化,[Na]_o 愈低,膜超极化程度愈高,从低钠液引起的 a~i_(Na),V_m,α~o_k 变化之间的时程关系看,膜超极化主要由加大的外向泵电流引起,同时发生的细胞间 K~+浓度变化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绵羊心浦肯野纤维α-和β-受体分别激动时,用双微电极法电压箝制术研究慢内向离子流Isi和延迟整流外向离子流Ix的变化。心得安阻断β-受体时,苯肾上腺素5.0×10~(-6)mol/L使Isi的峰值由17.5增加到26nA(n=6,P<0.05).并使Isi由失活到完全恢复的时间由293±51ms延长到441±109ms(n=4,P<0.05),但对Ix无明显影响。酚妥拉明阻断α-受体时,异丙肾上腺素4×10~(-7)mol/L使Isi峰值由27.7增加到40.8nA(n=7,P<0.05),对Isi的动力过程无明显影响,却使Ix尾电流的幅值由6.7增加到14,4nA(n=6,P<0.05)。表明α-和β-受体激动剂作用的差异在于对延迟整流离子流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早期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s,EADs)诱发室颤的机理,本研究基于精细的浦肯野纤维网络与心室解剖数据,构建了一个三维心室电传导模型.基于该模型,模拟了产生早期后除极的电生理变化,探讨了三种心室细胞的早期后除极的易感性,分析了早期后除极易感细胞对折返波的影响,最后定量比较早期后除极诱发室颤的伪心电图的改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中间层细胞早期后除极易感性最强,中间层细胞早期后除极的产生能够导致折返波破裂,并且在心电图中表现为紊乱的不规则的颤动心律,这与之前在动物实验观察得到的现象一致,因此中间层细胞可能是一个诱发室颤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0.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了豚鼠右心室乳头肌缺O_2/再给O_2与延迟后除极(DADs)及触发活动的关系;以及高Ca~(2 )、Ca~(2 )通道阻断剂、吗啡对再给O_2过程诱发的DADs及触发活动的效应。结果表明:单纯缺O_2和再给O_2期间均未产生DADs及触发活动,在缺O_2和葡萄糖条件下,再给O_2和葡萄糖时能诱发出DADs及触发活动,并且DADs幅度与缺O_2和葡萄糖的持续时间有关。高Ca~(2 )(由2.45mmol/L增加到4.9mmol/L)明显增加再给O_2和葡萄糖期间产生的DADs幅度和触发活动发生数;异搏定(1mg/L)明显减低再给O_2和葡萄糖期间产生的DADs幅度。吗啡(120μmol/L)明显减低再给O_2和葡萄糖期间产生的DADs幅度,且吗啡这种作用可被纳洛酮(5μmol/L)所阻断。这些实验表明:DADs和触发活动的发生与心肌能量状态、缺O_2时间的长短、细胞外液中Ca~(2 )浓度有密切关系。异搏定和吗啡可明显降低DADs及触发活动。  相似文献   

11.
用电压箝制术观察了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绵羊浦肯野纤维由乙酰毒毛旋花子甙元诱发的瞬时性内向离子流(I_Ti)的效应。当乙酰毒毛旋花子甙元浓度为4.5×10~(-8)mol/L 时,诱发出的I_(T1)稳定并能维持约1.5h。去甲肾上腺素1.5×10~(-6)mol/L,可使I_(Ti)的峰值由11.4±2.5nA 增加到14.5±4.1nA(n=11,P相似文献   

12.
采用细胞内微电极和双微电极电压箝制术观察缺血对绵羊心室浦肯野纤维跨膜电位和起搏离子流(If)的影响。结果:模拟缺血液灌流30min,浦肯野纤维最大舒张电位(MDP)、动作电位幅度(APA)明显减少;动作电位时程APD50,APD90明显缩短(n=15P<0.01);起搏离子流(If),幅度降低,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位,最大激活时间及半最大激活时间延长(n=13P<0.001)。上述结果表明:心肌缺血时,心室浦肯野细胞跨膜电位及正常起搏活动不是增强,而是减弱。提示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不是由于正常心室自律活动异常增强引起  相似文献   

13.
“缺血”心肌起搏离子流If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观察“缺血”及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对绵羊心室浦肯野纤维起搏离子流If的影响。用模拟缺血溶液灌流15,30和60min后,在Ec—60mV—120mV之间的各不同指令电位水平If离子流幅值均降低(n=7,P<0.05),激活达稳态时间及半激活时间延长(n=7,P<O.05),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位。1×10-6mol/L异丙基肾上腺素能使If离子流幅值增加(n=10,P>0.05),激活达稳态时间及半激活时间缩短(n=10,P<0.05),激活曲线向除极化方向移位,但不能完全逆转“缺血”对If离子流的抑制作用。在5×10-7mol/L普萘洛尔存在条件下,5×10-5mol/L新福林对正常绵羊心室浦肯野纤维If离子流影响不一致,但可加剧“缺血”对If离子流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急性心肌缺血时,心室浦肯野纤维正常起搏活动不是增强,而是减弱。提示急性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不是由于心室正常自律活动异常增强引起。  相似文献   

14.
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5d的狗左心室外壁标本(EPI)和心内壁标本(ENDO),具有正常区(NZ)和梗塞区(IZ)。用两根微电极在两区同时记录EPI心室肌细胞(VM)和ENDOPurkinje 纤维(PF)的动作电位(AP)。 甲磺胺心定(Sotalol; 5×10~(-5)—2×10~(-4)M)对12个ENDO标本NZ与IZ PF的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振幅(APA)、O 相最大上升速度(V_(max))以及传导速度(CV)均无显著影响。在12个EPI标本上,Sotalol 除轻度延缓两区CV外,对VM的RP、APA、V_(max)也无显著影响。Sotalol显著延长NZ与IZ区VM及PF的动作电位时程(APD_(95))和有效不应期(ERP),并且延长ENDO的APD_(95)与ERP的程度超过EPI。比较正常区和梗塞区,APD_(95)的增加是NZ>IZ,而ERP的增加是IZ>NZ。此外,在另外11个EPI和14个ENDO 标本上比较了β-受体阻断剂甲氧乙心安(Metoprolol;1.2×10~(-7)—1.2×10~(-5)M)对NZ 和 IZ细胞 AP的影响。Metoprolol不能显著延长两区的 APD_(95)与ERP。说明 Sotalol有别于一般β-受体阻断剂,尚具有第三类抗心律失常的特性,即延长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和不应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迷走神经对家兔在体心脏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观察了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家兔在体心脏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的作用及钾通道阻滞剂氯化四乙基铵对这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心率条件下,迷走神经刺激可使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振幅(APA)和0相最大上升速率(dv/dt)_(max)增加,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冠脉注射氯化四乙基铵使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明显延长,迷走神经刺激不再引起 RP、APA 增大,动作电位时程不再缩短,(dv/dt)_(max)反而减小。这些结果提示,迷走神经刺激对正常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外向 K~ 流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缺血”引起的绵羊浦肯野纤维跨膜电位与离子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照 《生理学报》1992,44(5):487-495
以低氧、高钾、低pH、无能量供应的模拟缺血溶液灌流离体绵羊心脏浦肯野纤维,观察“缺血”对心肌跨膜电位和离子流的影响。实验共24例。跨膜电位的变化过程如下:模拟缺血液灌流后2-3min,首先出现最大舒张电位(MDP)轻度除极,4期舒张除极速率减慢,随后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n=13)或先缩短、后延长、再缩短的变化(n=11),平台逐渐消失,最后MDP进一步除极,动作电位波幅(APA)减小,兴奋性逐渐降低,以致不能引出动作电位(AP)。其中6例即使MDP高于-60mV时AP已不能引出。以上变化过程历时长短不等,在不同标本为30-160min。跨膜离子流方面,当APD缩短时,在所有膜电位水平即时外向电流都明显增加。稳态电流-电压关系曲线由正常的S形变成直线,内向整流现象消失。慢内向离子流由“缺血”前的6.74±4.48nA减少到0.86±1.39nA,(M±SD,P<0.01,n=8),在多数测试电位水平都有显著减少,其电流-电压关系曲线向较负电位方向移位。以上结果提示:心肌“缺血”时浦肯野细胞起搏功能受抑制,细胞内大量K~+外流,Ca~(2+)内流减少,心肌细胞除极,以上多种变化可能为心肌缺血时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溶血磷脂酰胆碱对缺血条件下羊浦肯野纤维If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双微电极电压箝制术观察“缺血”及毒性代谢产物溶血磷脂酸胆碱(LPC)对绵羊心室浦肯野纤维起搏离子流If的影响。用模拟缺血溶液灌流15,30和60min后,在一60mV~120mV之间的各不同指令电位水平If离子流幅值均降低(n=5,P<0.05),激活达稳态时间及半激活时间延长(n=5,P<0.05),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位。在正常台氏液中加入2×10-5mol/LIPC,灌流后,各个膜电位水平的浦氏纤维起搏离子流If的幅值显著降低(n=10,P<0.05),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位,但If激活达稳态时间及半激活时间均无明显改变。在模拟缺血溶液灌流30min基础上,再加2×10-5mol/LLPC灌流,15min后测得If幅值进一步减小(n=10,P<0.05),加剧了“缺血”对If离子流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缺血代谢产物溶血磷脂酸胆碱对心室的正常自律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在模拟缺血条件下,它能使已受抑制的自律活动抑制进一步加深。因此它的存在不会异常增强心室自律性活动而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