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李小栋 《化石》2007,(1):35-36
《化石》2006年第三期刊登一则资讯:《化石》杂志从2007年开始由现在的40页增加到48页,四封改为全彩色.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作为一名《化石》杂志的忠实读者,读完这则资讯后非常激动,感叹《化石》杂志终于再次走出了象牙之塔,放下高贵的架子,在寻找求生之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国内唯一的以化石为依据独具特色的科普刊物要想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得大胆地改版,使之更具有观赏性、可读性,更加贴近读者、贴近公众.  相似文献   

2.
致读者     
在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一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革命运动正在迅猛兴起。形势十分喜人。这就迫切要求《化石》杂志遵照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尽快把刊物整顿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化石》杂志创刊于1973年。1975年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对《化石》杂志给予了亲切的关怀。两年多来,在毛主席关怀的巨大鼓舞下,由于广大读者、作者的积极支持与热情帮助,《化石》从半年刊改为季刊,在力求生动、通俗地普及有关科学知识,宣传辩证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刊物有了较大发展,并开始向国外发行,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但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四人帮”把持宣传  相似文献   

3.
《化石》2020,(1):2-8
正作为十二生肖之首,鼠年,与我们的杂志有着一种特殊的渊源。因为正是在4轮地支之前,《化石》问世,在当时那个中国科普界"万马齐喑"的时代,点燃了无数渴求知识的内心之烛。48年过去,许多老师和同仁写下的一篇篇科普镌文,通过坚守初心的《化石》为广大读者奉献了源源不绝的科学滋养。是时候该做个整理了,从本文开始,我们将至今发表在《化石》杂志中的所有有关内容按照知识体系汇编起来,带给读者一段久远的回忆,同时致敬那些以《化石》为田的耕耘者。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示     
《化石》2009,(4):64-64
2009年,改版后的4期《化石》杂志与读者见面了。作为探索与创新,这4期杂志中肯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此编辑部恳请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今后我们把《化石》杂志办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5.
叶祥奎 《化石》2012,(1):2-3
在《化石》杂志2011年第3期上,编辑部登了一则“启示”,说2012年是该杂志创刊40周年,号召有关人士和读者把“对《化石》的情愫记录下来,……与同好分享。”笔者是古脊椎所的老人,曾参与过《化石》的创刊和嗣后的编辑工作,对它的“来龙去脉”有‘定的了解,并知道一些有关它的“故事”,现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6.
主编寄语     
《化石》2004,(1):18-18
一年前的这个季节 ,我幸运地成了您———《化石》读者的一名公仆。在这 36 0多天里 ,为了咱们的《化石》 ,我和我的编委、编辑同事们“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结果 ,我们从广大读者朋友那里收获了莫大的欣慰。一封封充满关爱的来信和无数个带着朴实的各地方言的电话 ,让《化石》一年四季都沐浴在春风里。在这里我要说声道歉 ,因为编辑部人手太少 ,我们做不到给每一位热心读者都写回信。此刻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编委和编辑们向所有的读者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吧。在这过去的一年里 ,《化石》杂志有了自己的会员组织 ,会员们开始享…  相似文献   

7.
《化石》2011,(2):51-51
《化石》杂志在去年年底推出的“有奖推荐”活动(活动启示见《化石》2010年第4期31页)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和支持,共有122位读者参与了评选。我们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在我们编辑《动物学杂志》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读者对我刊不甚了解,有些读者以为是一本动物新闻报道刊物;有些读者以为是一本有关动物科学的科普性刊物;还有少数读者以为是一本趣味性珍禽异兽介绍的刊物。正因为对我刊不了解,而我们又宣传得不够,致使有些同志满腔热情地投来稿件,由于不符合我们刊物的要求,只得退稿。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示     
《化石》2011,(4)
即将到来的龙年,我们的《化石》杂志正赶上创刊40周年。欢迎大家以各种方式与我们共同纪念。同时,继续欢迎读者就其他内容踊跃投稿。特别推崇短小精悍、趣味横生、知识性强、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内容要围绕《化石》杂志所涉猎的科目——地质、地理、古生物、动物、植物、环境、生态、进化、人类、考古等。提供的图文内容(尤其是图片)请作者或编译者保证没有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0.
主编寄语     
《化石》2003,(1)
时光荏苒,我们的《化石》已经创刊29年了。感谢曾经的作者、编辑和主编们,你们的不懈让《化石》象进化至今的生命一样依然顽强地迎受着选择的考验;更感谢广大的读者,你们对《化石》的审视与关爱就象大自然对于生命,道是无情却有情。在这个需要创新的时代,《化石》早已没有理由躺在过去的辉煌里自我欣赏。惟有与时俱进,《化石》才不会变成真正的化石。为此,我们将开始从风格、版式和质量等诸多方面对《化石》进行逐步的改造,使之最终成为一本寓知识性于欣赏性之中的科普读物,成为一本既体现学科特色又反映时代精神的大众科学传媒…  相似文献   

11.
曾鹞  曾广春 《化石》2012,(4):47-47
在2012年的国庆8天长假里我们的女儿有了很珍贵的记忆,作为唯一的南方小队员,曾鹞带着好奇与期盼的心情踏上了由郭老师带队,《化石》杂志主办的国庆化石之旅,和北京、天津等地的北方小朋友们一同开始了广西化石的探寻。刚进入队伍便立刻感受到了北方小朋友对化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初以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各项科研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形势。与大规模的野外调查、发掘的同时,对近十年来积累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的描述及研究成果的出版,正在加快进行。今年3月,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报第11卷第1期和读者见面了(该刊第10卷第2期出版于1966年5月)。面向广大工农兵的科普刊物《化石》(由本所负责编辑)也于今年创刊,它将以通俗的文字和插图向读者普及古生物学、古人类学知识,通过介绍生物史与人类史,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上述两刊今年均出版两期,学报明年起定为四期。本所专刊已自去年重新陆续出版。已出版的三册(甲种专刊第8—10号)是:《合川马门溪龙》(杨钟健、赵喜进);《中国三迭纪水生爬行动物》(杨钟健、董枝明);新疆古生物考察(1963—1966)报告之一,《吐鲁番二、三迭纪脊椎动物化石》(杨钟健、刘宪亭、孙艾玲等)。该考察报告之有关其  相似文献   

13.
读者与编者     
《化石》1998,(2)
读者与编者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化石》的读者,12月8日,我汇款11元,购《化石》96年三期,97年全年杂志,不知什么原因,至今未收到。顺便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近日,我得到一块化石,上有大量无脊椎动物化石,化石个体间夹有一些黑色的泥、沙之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虎年之初,浙江省临海县青年农民徐成法同志来信,反映他们发现一具较完整的大型动物骨骼化石,经实地调查后鉴定为翼龙。当地群众非常奇怪,那种能够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龙”难道就是这个样子?联想到有关翼龙的知识,还是在十多年前《化石》杂志初创之时曾经作过介绍。但那时正是令人不堪回想的动乱年代,又会有多少人读到过它呢?因此,笔者借这次浙江翼龙发现之机,再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5.
郭建崴 《化石》2020,(3):55-58
正连续两期汇编了《化石》里解密过的远古"鼠辈",本期介绍一些我们杂志中讲过的现生啮齿类的有趣故事。"鼠族"之盛,无奇不有两轮地支前的1996年,彭学彦在当时《化石》第二期上《谈鼠》,从鼠害说起,而后在谈鼠类"兴旺的家族"时,列举了"十大奇鼠"。"鼠年谈鼠,人们议论更多的是‘鼠害’。……全世界每年被鼠吃掉的粮食可以养活2亿人口。老鼠为了磨短它那不停生长的门齿(每年长13毫米左右),几乎什么都咬。仅咬坏电缆  相似文献   

16.
陆洪川 《化石》2008,(2):33
《化石》杂志社编辑同仁:大家好!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也是一位民间的化石收藏爱好者。通过十余载的化石采集与收藏把玩,让我对远古生物产生了莫大兴趣,虽然自身知识浅薄,机缘巧合却让我有幸结识了《化石》期刊的诸多启蒙恩师。  相似文献   

17.
张建军 《化石》2016,(2):70-73
正与大象化石结缘40年前,我刚进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被分配到技术室,跟张宏师傅学习组装黄河古象的化石模型,那是我第一次尝试化石骨架整体装架。巨大的古象化石使我振奋,觉得能参加该项工作意义重大,有多少观众会通过这件大型的展品,了解到古化石的进化和发展。后来经《化石》杂志编辑部同意,将我撰写的一篇《怎样再现古象雄姿》工作总结的文章,刊登在《化石》杂志上。使我这个刚刚进入古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18.
主编寄语     
《化石》2005,(1):20-20
冬去春来 ,一个新的轮回又将开始。去年是猴年。猴 ,是我们中国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灵长类代表 ,同时也被公认是动物界里的智者。因而 ,我们的《化石》杂志在这一年里充满了智者的味道———一篇篇由古生物学家亲手“精耕细作”的文章被我们着意地编辑在一起 ,为您揭开了一个个经他们用汗水和心血解读出来的远古生物世界的秘密。我们的用心赢得了众多读者的认可 ,他们沉醉在这份古生物学科普大餐中 ,如饥似渴。不过 ,一些善意的批评也提醒我们注意到了不足———猴 ,还是灵巧和活泼的象征 ,我们的《化石》杂志 ,理应做到深邃与轻灵并重。实际…  相似文献   

19.
化石鉴宝     
《化石》2006,(3)
《化石》编辑同志我是《化石》杂志忠实读者,与《化石》相伴十几个年头了,我每次拿到新的一期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上面的文章我都是认真读完,收益很大。2005年《化石》改版,也是我心中所想的,我认为还要大胆地改,上面给非专业人员留一席之地,让《化石》爱好者谈自己的见解,再搞专家点评,投稿人多了,出版加快,季刊就可以改成双月刊或月刊,等三个月真着急啊。本人收藏了两个化石,不知是何物,我向专家请教过没有回信,几年来无处问询,好在《化石鉴宝》专栏开辟给了我一个向专家请教机会,感谢《化石》杂志。湖南省辰溪县轻工业局刘承泽2005·3…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2):I0002-I0002
[新华网伦敦12月29日电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8日公布了编辑和在线读者评出的2006年十大科技新闻。其中为编辑和在线读者所共同关心的一条新闻是气泡核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