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银杏聚戊烯醇柱层析纯化条件进行研究,所得产物经薄层层析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聚戊烯醇含量超过90%。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聚戊烯醇抗肿瘤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从银杏叶中分离聚戊烯醇新的有效部位 ,研究聚戊烯醇抗肿瘤的药效。方法 :通过提取、分离、精制 75 %以上银杏叶聚戊烯醇 ,以氟脲嘧啶 (5 Fu)为对照 ,选择肝癌 (Heps)实体型、肉瘤 (S180 )、艾氏癌 (EC)实体型等瘤谱 ,用不同剂量的聚戊烯醇进行小鼠移植性抗肿瘤药效实验。结果 :银杏叶聚戊烯醇对Heps、S180 和EC等移植性瘤谱的最高抑瘤率分别为 4 9 2 9%、6 0 89%和 5 2 4 7% (p <0 .0 0 5 )。结论 :银杏叶聚戊烯醇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桑叶聚戊烯醇的异戊烯基单元数和含量的方法,采用Thermo C18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8∶7,v/v),流速为1.50 mL/min,柱温为25℃,检测器为PDA。测定结果表明,桑叶中聚戊烯醇的异戊烯基单元数为10~12,聚戊烯醇含量为0.731%。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能快速测定桑叶中聚戊烯醇的异戊烯基单元数和含量,为桑叶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及其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 (GinkgobilobaL .)叶中聚戊烯醇 (polyprenols)含量较高[1] ,聚戊烯醇在人体中是多萜醇的中间体[2 ] ,对细胞膜糖蛋白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3 ] ,用于多发性硬化症 (痛风 ,红斑狼疮等 )等免疫功能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及肿瘤病人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和水杉针叶的聚戊烯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落叶松(Larixgmelini(Rupr.)Rupr.)和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针叶中首次分离出聚戊烯乙酸酯,其结构由1HNMR和13CNMR鉴定为桦木聚戊烯醇型(betulaprenol),其异戊烯基结构单元数(n)与HPLC的logtr线性关系研究确定n在10~24间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通过小鼠体内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银杏叶聚戊烯醇急性和遗传性毒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银杏叶聚戊烯醇属无毒级,最大给药量(21.5 g/kg)对小鼠增长、脏器系数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没有影响。Ames试验中,剂量达5000μg/皿,在加与不加S9的条件下,TA97、TA98、TA100、TA102的自发回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对标准测试菌TA97、TA98、TA100和TA102均未检出明显的诱变活性(P0.05)。微核和畸变试验表明,GBP剂量达10 g/kg b·wt,雌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正染红细胞的比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增殖无明显受抑,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观察无明显影响。GBP各剂量组间小鼠染色体畸变的初级精母细胞率与溶剂对照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雄性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无诱变活性。因此,银杏叶聚戊烯醇无毒、无致癌、无致畸和无突变作用,为GBP保健食品和新药的开发提供安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毅  韩宝瑜  唐茜  徐欢  汪云刚 《昆虫学报》2009,52(11):1191-1198
为筛选有效诱集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 的信息化合物及其组合, 选用了源于健康和虫害茶梢的27种典型挥发物的10-2 g / mL石蜡溶液、混合物1(含等量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和芳樟醇石蜡溶液)和混合物2(含等量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2-戊烯-1-醇、反-2-戊烯醛、顺-3-己烯乙酸酯、正戊醇、正己醇和1-戊烯-3-醇石蜡溶液), 用1~2日龄雌蜂为试虫, 测试其EAG反应, 并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其行为反应; 另外, 选择5个茶园进行了野外生测试验。 EAG结果表明: 各味源的EAG值之间差异显著; 脂肪酸衍生物引起较强EAG反应, 其次为芳香化合物和异硫氰酸酯, 再次为倍半萜类和单萜类; 单组分中, 顺-3-己烯乙酸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反-2-戊烯醛、苯乙酮、苯乙醇、苯甲醇、苯甲醛和茉莉酸甲酯引起的EAG值较大, 1-戊烯-3-醇、2-戊烯-1-醇、顺-3-己烯-1-醇、香叶醇、罗勒烯、α-萜品烯、(+)-雪松醇、(+)-3-蒈烯、α-忽布烯和β-紫罗酮引起的值较小, Z-茉莉酮引起的最小; 混合物1引起的EAG值最大, 混合物2引起的较小. 使用EAG值较大的水杨酸甲酯、反-2-戊烯醛和混合物1等8种味源, 以Y形嗅觉仪进行的行为测定结果与EAG反应基本一致. 以正己烷为溶剂的10-3, 10-2和10-1 g / mL水杨酸甲酯、10-2 g / mL水杨酸甲酯和反-2-己烯醛混合溶液分别制成诱集剂, 载于橡皮头诱芯, 在浙滇闽粤茶园强烈地诱集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和其他茧蜂, 并表现梯度效应。据此认为虫害诱发的茶梢互利素引起该蜂强烈EAG反应和趋向性, 互利素与互利素或普通植物挥发物的恰当组合可于茶园中有效诱集该蜂。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结晶、醇沉和柱层析等方法对八角莽草酸进行提取纯化,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纯化结果。结果表明:乙醇沉淀法的纯化效果明显,醇沉后进行硅胶柱或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莽草酸的效果都大为提高,纯度都达到82%以上。利用一种新的洗脱体系-乙酸乙酯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用于硅胶柱层析法纯化莽草酸,能将莽草酸与其近似物很好地分离,纯度达到94.6%,纯化的效果优于大孔树脂柱。最终确定了高效提取纯化莽草酸的工艺流程:微波提取——醇沉法初步纯化——柱层析法进一步纯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研究作了综述,主要包括它们的化学结 构、提取分离方法、光谱特征、分析方法、作用,以及多萜醇的合成等。并对其研究前景进 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弱氧化葡糖杆菌ddsA基因在大肠杆菌不同宿主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泛醌(辅酶Q)在生物体氧化呼吸链中作为重要的质子和电子传递物质。聚十异戊烯焦磷酸合成酶催化辅助酶Q10的侧链的生物合成。为了获得高产辅助酶Q10的菌株,将选择了10种不同大肠杆菌宿主菌用于弱氧化葡糖杆菌的聚十异戊烯焦磷酸合成酶基因ddsA的表达,通过产物分析证实该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有活性的聚十异戊烯焦磷酸合成酶,使大肠杆菌合成了辅酶Q10。此外,还发现在Escherichia coli HB101这一菌株中,ddsA的表达使辅酶Q10的产量略超过了在野生型中占主导地位的辅酶Q8的产量。该结果证明了利用大肠杆菌大规模发酵生产辅酶Q10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12.
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13C和15N)研究了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 结果显示由于食物来源变化多样性影响, 导致贡湖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变化较为复杂, 贡湖主要生物类群13C、15N值表现出较大的种间差异。消费者13C值从摇蚊幼虫的-32.3到锯齿米虾的-22.1, 其值大小与营养级的关系没有规律性。消费者平均15N值从褶纹冠蚌的10.3到位于顶端间下鳙的19.0, 随营养级位置而升高。群落中所有种类的15N、13C值之间没有相关性(r=0.1835, P0.05), 表明该食物网是非线性食物网。研究结果验证了杂食性生物有机体普遍存在于富营养化的贡湖水域生态系统中, 且13C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固着藻类以及沉水植物为贡湖食物网中大多数生物有机体的主要碳源。贡湖食物链长度为4.44营养级。  相似文献   

13.
14.
THE ORIGI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acetylcholine libera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abbit occipital cortex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underlying cortical synaptosomal and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t varying time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Me-3H]choline. Choline was administered by diffusion from solutions placed in cups formed by Perspex cylinder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Acetylcholine was collected by diffusion into these cups.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acetylcholine declined progressively. The effect of stimulation of afferent cholinergic pathways was to cause a fall in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released acetylcholine. However this wa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ynaptosomal or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s represented by fractions P2 and D of the authors’fractionation scheme. It is concluded that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cortex must come from a store or stores more recently synthesized than the endogenous acetylcholine of these subcellula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