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蛙在饲养中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 几年来,由于对牛蛙习性不够了解,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种蛙逃跑、越冬死亡、大小自相吞食、孵化率低、早期蝌蚪大量死亡及能否野放等问题。为此,我们从1961—1965年进行了仔细的饲养和观察。 本文以1964年饲养工作和1965年野放观察为主。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指正。 生活 一、栖息 牛蛙喜栖息在沼泽、河沟、坑塘的岸边。炎热的夏天常栖息于阴凉的洞穴里。成蛙到一个  相似文献   

2.
同一生境牛蛙与昭觉林蛙蝌蚪的食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采自昆明东北郊同一水塘的牛蛙和昭觉林蛙蝌蚪进行食性分析。结果表明 ,牛蛙蝌蚪Ⅰ、Ⅱ期的食物种类分别为 8大类 5 1种和 37种 ,而昭觉林蛙蝌蚪Ⅱ期的食物种类有 6大类 30种 ;两者的食物组成均以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为主 ,但昭觉林蛙蝌蚪Ⅱ期与牛蛙蝌蚪Ⅰ期的摄食种类差异极显著 ,与牛蛙Ⅱ期的不显著。昭觉林蛙蝌蚪Ⅱ期与牛蛙蝌蚪Ⅰ、Ⅱ期的食物生态位重叠度分别为 0 6 95 2和 0 6 887,单位体重摄食的生物量分别是后两者的 10 96倍和 15 4 8倍 ,但百分率相似性指数并不高 (分别为 5 4 95 %和 5 8 11% )。与等重量牛蛙蝌蚪相比 ,昭觉林蛙蝌蚪食物量较大 ,即昭觉林蛙蝌蚪为生存所需要的生物量远高于牛蛙蝌蚪。本文结果及野外观察表明 ,昭觉林蛙与牛蛙蝌蚪存在较激烈的食物竞争 ,且前者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3.
桓仁林蛙蝌蚪胚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对桓仁林蛙蝌蚪胚后发育的过程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测量和描述,并与中国林蛙和昆嵛林蛙进行了比较.胚后发育可分为19期,对其后肢芽、趾、前肢的发育,唇齿的变化过程,口、鼻、眼的位置与形状,以及肛管与尾的变化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投喂甲基睾丸素的方法,对牛蛙苗种进行性转化研究,获得100%的雄性率,此法不仅对性分化已达10个月的蝌蚪有效,对已完成变态的幼蛙,同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血液循环观察”实验常用的实验材料多是蛙和小鱼等,由于班次多,学生做一次实验往往达不到予期效果,主要原因是:第一,蛙和小鱼等很难满足需要。第二,观察心脏博动需要解剖、固定,观察血液循环也需固定,操作比较麻烦。第三,学生操作不够熟悉,在一节课内,部分学生完不成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6.
真菌的孢子和(或)菌丝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呼吸道和皮肤是真菌致敏的主要反应器官。该文就常见的致敏真菌、真菌的致敏机制、真菌所致呼吸道和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茶刺蛾是湖南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1957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试验站的200余亩采叶茶园,被害面积达165亩,占82.5%,其中有15%的茶树片叶不存,成了光杆。茶刺蛾的为害不仅直接影响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最近几年来,对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所产的粗皮蛙蝌蚪,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1962年至1964年1月末2月初,在黑沟河采集并观察蝌蚪的越冬状态;1964年5—6月在富尔江观察粗皮蛙产卵及蝌蚪生长情况,1965年2月又观察蝌蚪越冬现象。 1963—1965年2月,分别从桓仁采集两批(共80  相似文献   

9.
<正> 罗汉肤小蠹phloeosinus perlatus Chapuis是杉木的重要蛀干害虫。至今,国内仅见害虫名录,有关该虫的生物学特性未见报道。1983年,作者在北纬30°18′,东经118°31′的安徽省旌德县设点观察其生活习性,开展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真菌的孢子和(或)菌丝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呼吸道和皮肤是真菌致敏的主要反应器官。该文就常见的致敏真菌、真菌的致敏机制、真菌所致呼吸道和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简化常规染色体滴片的操作程序,对牛蛙精巢进行染色体制片,基本观察到精巢组织中细胞行减数分裂各阶段的染色体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用牛蛙精巢制备染色体能相对简捷稳定的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是一种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甘薯象虫(Cylas formicarius Fabricius)又名甘薯象鼻虫或甘薯小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科,是一种检疫性害虫,也是我国南方甘薯产区里一种重要甘薯害虫。它在广州发生甚多,容易猖獗为害,被列为急待解决的一个虫害问题。 我们于1955年9月间在广州开始进行此虫的调查观察,并着手作小规模的药剂杀除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 黄足菌蚊Phordonia flavipes meigen是食用菌栽培中常发生的主要害虫。因其寄主范围广,发生频繁,严重地威胁着食用菌生产,特别对制罐品种造成的损失较大。 为控制其为害,笔者曾对该虫的一些主要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在此基础上做了防治试验,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方育卿 《昆虫学报》1976,(3):318-324
点尾尺蛾(Euctenurapteryx nigrociliaria Leech)是粗榧科(Cephalotaxaceae)植物的一种毁灭性害虫。粗榧科植物,在我国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四川、云南等省都有分布,多生于山坡、沟谷或混生于杂木林中。在庐山分布的有粗榧(Cephalotaxus harringtonia vat.sinensis Rehd.)和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庐山植物园还自国外引进了扫状粗榧(Cephalotaxus harringtonia f. fastigiata Rehd.)。这三种都是常绿的小乔木或灌木,材质坚韧,富有弹性,当地农民喜用它来做扁担、犁头柄等小农具;种子含油量较高,制造油漆、蜡  相似文献   

15.
毛霉病是一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罕见侵袭性真菌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自2019年12月以来,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并引发第六次国际公共卫生事件,在此背景下印度大规模暴发了毛霉病。本文就毛霉病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于临床可疑毛霉病患者,应尽早完成影像学、真菌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期实现毛霉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羊肚菌白霉病发生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羊肚菌白霉病发生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未栽培羊肚菌土壤、正常生长羊肚菌和染白霉病羊肚菌根际土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9个样品共得到393 347条有效序列。未栽培羊肚菌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显著大于羊肚菌根际土,染病羊肚菌根际真菌丰度和多样性大于正常生长的羊肚菌,各样品的群落组成和优势类群有较大差异。【结论】羊肚菌栽培后真菌多样性降低,白霉病发生后根际真菌种类增多,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优势真菌类群也产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花鲈水霉病及其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山东省高青县水产试验场于1997年11月底开始发生花邮水霉病,此后不断有鱼因此病而死亡,12月中旬达到高峰,最严重时日死亡率达到1%左右。发病期间水温在5℃以下,有时水面还有薄冰。虽然水霉病是鱼类越冬期间的一种常见病,但由于该县地处氯化物水型的盐碱地区,在这种水体中发生的水霉病国内还未报道。为此,对该病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春,沙县板栗试验场20hm~2的二年生板栗树开始抽梢展绿,可是还有几百株树却迟迟不见萌芽现绿。我们现场检查发现这些树多已枯死,稍微-推在离地面10-30cmd处的主干即断裂,断裂处均是交错蛀空的虫道、虫室,虫室中有一种甲虫及其幼虫、卵、蛹。把主干纵向剖开,也有众多的虫道、虫室和甲虫的成虫、幼虫、卵、蛹。我们随即对已经萌发抽梢的板栗树进行调查,发现许多树的主干上有数量不等的虫孔,株受害率高达77.6%。该虫的危害特点,是由于成虫蛀空了主干木质部造成水分、养分无法输导,而导致全株枯死。该甲虫…  相似文献   

20.
在动物活体上进行微循环观察是微循环研究的主要手段,肠系膜是脏器微循环的良好观察部位。通过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可直接观察、录像、测量并记录正常状态下牛蛙肠系膜微血管的口径及开放数量、血流流态与流速、血流量等指标,并可观察滴加药物后上述指标发生的变化,探讨微循环的功能状态及药物等因素对微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