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短讯     
1956年11月9日在莫斯科科学家之家举行了第八次纪念普梁尼许尼考夫的演讲。由A.A.尼奇波若維奇教授报告,题目为“光合作用是植物营养的基本过程”。他指出,光合作用是营养的基本形式,是作为自养有机體的绿色植物的最特殊的作用。 農业的目的是最完善地来利用植物的这个作用。所有其他的植物营养形式(氮、磷、钾、水分等)都只有在它们支持和保证光合作用及使它的产物用  相似文献   

2.
《植物学通报》2006,23(1):43-43
为了加强我国光合作用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光合作用研究进一步发展,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拟于2006年4月在扬州举行“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2006”(具体时间、地点和日程安排请见第二轮通知)。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实验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和扬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和国际上从事光合作用的专家,以及从事植物生物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将以大会报告、报告、墙报和论文集的形式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会议将与…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0月22日至24日,2019绿色生物制造国际会议(ICGB 2019)在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科学会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化工大学主办,北京市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协办。会议由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和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Jens Nielsen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Sang Yup Lee院士、毕晓涛院士等  相似文献   

4.
《植物学通报》2010,(3):378-378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五届国际光合作用大会”将于2010年8月22—27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国际光合作用大会是由国际光合作用研究协会(ISPR)发起组织的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学术水平最高且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学术盛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光合作用相关研究在应对当前全球粮食、能源及气候等问题中的应用。25项分会报告涉及了植物生理、生态、农业科学、林业科学、分子生物学、藻类生理生态、水生生物学、海洋生态学、生物能源、仿生学等数十个研究领域。会议期间将重点安排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和墙报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全国植物光合作用生理生态会议于1985年10月20—25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有18个省、市、自治区的57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综述报告12篇,其中有9篇在会上作了报告。题目是: 叶片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邱国雄) 作物高光效育种的一些进展(崔继林) 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研究近况(苗以农)  相似文献   

6.
第五次国际光合作用会议将于1980年9月7日至13日在希腊Kassandra半岛Halkidiki区举行。由当地组织委员会和国际光合作用委员会联合举办,雅典的G.A.Akoyunoglous任主席。该会议将就整个光合作用问题进行一系列讨论,包括专题报告、大字报和专题讨论三种,大字报的内容也属于小组讨论范围。暂定以下讨论题目: 光物理过程和初级光化学反应光合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7.
第九届国际光合作用会议于1992年8月30日~9月4日在日本名古屋市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日本科学委员会和日本植物生理学会主办。日本世界展览纪念协会等240多个单位和个人给予会议以财力和物力资助,日本首相宫泽喜一还为大会发来了贺信。这些充分反映了日本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心和对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课题——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视程度及寄予的期望。会议期间共举行9个大会综合报告,并分26个专题组进行102个学术报告,展出墙报800多篇,另组织20个墙报交流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46个国家的近千名专家学者欢聚在一起,就近几年光合作用研究的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柯斯特切夫院士原著、而由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李沃夫修改与补充的,那本卓越的植物生理学参考书已经出版了15年之久了;在此时期内,植物生理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展,而在某些领域,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学说中,对此过程本质的见解也被澈底地改变了。马克西莫夫院士天才地写著的植物生理学简明教程,对大学来说是应该加以补充的,因此鲁宾教授所著参考书的出版是十分及时的。鲁宾教授的著作,是根据米丘林生物学观点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日本国生物流交学会联合发起召开第一次中、日、美生物力学会议,将于1983年5月9日至13日在武汉市召开。会议主席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教授;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冯元桢  相似文献   

10.
陈以峰  周燮 《生命科学》1995,7(4):36-39
光调光合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陈以峰,周燮(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南京210014南京210095)1导言自然条件下光合作用受到多种光环境的影响和调节,例如瞬时光强变化、昼夜光暗变化、光强日变化、光强季节变化等等。在变动光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植物专家组成员会议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下属的中国植物专家组(CPSG)第一次成员会议,于2002年11月12日晚在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会议室举行,与会人员有专家组成员17人,特邀代表8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共约30人,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献溥教授和原植物标本馆馆长覃海宁博士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12.
应我国农业部邀请,美国Georgia大学光合作用专家C.C.Black教授于1993年10月对日至30日在广州、北京有关单位进行了访问、学术交流.并讨论了与广东农科院水稻所等单位在中美杂种稻(Iemont/t桂早)光合作用杂种优势机理方面进行合作研究的具体内容。在穗期间.广东植物生理学会的部分理事及研究生们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了一次小型的学术座谈会.与Black教授就光合作用与提高光合生产力及其它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美国光合作用专家Black教授访问广州和北京@屠曾平  相似文献   

13.
《植物学通报》2010,(2):148-148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五届国际光合作用大会”将于2010年8月22—27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国际光合作用大会是由国际光合作用研究协会(ISPR)发起组织的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学术水平最高且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学术盛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光合作用相关研究在应对当前全球粮食、能源及气候等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低温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温度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植物自然地理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大多数植物在低温(0—20℃)条件下,各个生理过程都或多或少受到干扰,其中光合作用是受低温影响最明显的过程之一。但是,目前要建立一个低温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模式还比较困难。因为各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条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一届国际光合作用研究会议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一届国际光合作用研究会议于1998年8月17~22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这次盛会适逢世纪之交,不仅受到举办国匈牙利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了世界各国光合作用研究者们的浓厚兴趣。与会人数约1300人,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和民主讨论是这次会议的三...  相似文献   

16.
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两种生理生化过程,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存在于统一有机体中。为了简单明确地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图解形式表达出来,应用于教学之中,过去钟被波【门、葛培根【\潘瑞炽和董愚得[’]都曾做过尝试,有一定教学参考价值。但是,我认为这些图解过于繁杂或仅局限于能量关系。我们在编写新教材中也设计了一个图解(图1),比较全面地表达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简单明确,学生和读者易于领会。这一图解具体说明了以下问题:(1)…  相似文献   

17.
由澳大利亚科学院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植物学会议将于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召开。会议将对植物科学的各个分枝学科进行讨论,分十二个学科组进行。一、分子植物学(Molecular Botany)膜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电离子传递力能学);在叶绿体和线粒体内的能量转移;电子传递和磷酸化;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核外的脱氧核  相似文献   

18.
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在全晴天多数表现为"午休"型。然而,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植物的光合作用井不存在"午休"现象,并认为这是高原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黄庆榴等1962,苏梯之和潘锦珊1981,张树源1988)。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是高原独特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还是高原植物本身具有的生理特性?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从1990年起,应用红外CO。分析技术在高寒矮嵩草草甸进行了群落光合作用气体代谢的研究,发现矮嵩草草甸的群落光合作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午休",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19.
光合作用对光和CO2响应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合作用对光和CO2响应模型是研究植物生理和植物生态学的重要工具, 可为植物光合特性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该文综述了当前光合作用对光和CO2响应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模型的可能发展趋势。光合作用涉及光能的吸收、能量转换、电子传递、ATP合成、CO2固定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光合作用由原初反应、同化力形成和碳同化3个基本过程构成, 任一个过程均可对光合作用速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模型只涉及光能的转换, 而光合作用的生化模型包含了同化力形成和碳同化这两个基本过程。把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 即把参与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的捕光色素分子的物理参数(如捕光色素分子数、捕光色素分子光能吸收截面、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平均寿命等)结合到生化模型中, 可能是今后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机理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通报》2009,(4):409-409
2009年6月10-12日,由我刊编辑部和河南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2009年植物科学前沿研讨会暨《植物学报》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河南新乡隆重召开。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教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植物科学领域的长江学者、“百人计划”获得者等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