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凸唇叶蝉属一新种:同翅目:大叶蝉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凸唇叶蝉属Erragonalia由Young氏建立于1986年,模式种:Erragonalia buysiYoung。迄今本属仅记载3种:E.burmana Young(缅甸)。E.buysi Young(中国台湾省),E.fucina Young(缅甸)。作者在贵州采到该属1新种,模式标本存贵州农学院。周氏凸唇叶蝉 Erragonalia choui.sp.nov.(图1—5)。 体长(包括翅长):雄虫8.0—8.2mm,雌虫8.5—8.9mm。  相似文献   

2.
铲头叶蝉属一新种——同翅目:铲头叶蝉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子忠 《昆虫学报》1990,33(1):92-93
作者在研究贵州铲头叶蝉亚科标本时,鉴定出铲头叶蝉属一新种。模式标本存放在贵州农学院。 红纹铲头叶蝉Hecalus rufofascianus新种(图1—5) 体扁平。头冠宽扁,前端呈角状突出,端缘向上翻折,具缘脊;单眼位于头冠前缘,紧靠复眼;颜面在复眼下方的侧缘波曲,额唇基宽大隆起。前胸背板微隆起前倾,前、后缘接近平行,侧缘斜直微向上翻折,比头冠部宽;小盾片横刻痕位于中后部,成弧形凹陷;前翅端片小,翅脉明显;后足胫节端刺式2—2—1。雄虫尾节端半部有刚毛,基半部光滑无毛;下生殖板薄片状,基部宽大,端部尖,外侧有4根刚毛;阳基侧突基部宽扁,端部变细,末端  相似文献   

3.
记述癞叶蝉属Moonia Distant 2新种,即齿缘癞叶蝉M.serrata sp.nov.,刺茎癞叶蝉M.spinapeni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横脊叶蝉科一新记录属及一新种:(同翅目:叶蝉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分布在贵州的横脊叶蝉科1新记录属及1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农学院。 弯头叶蝉属Vangama Distant 1907中国新记录属 本属最显著的特征是头冠部向前极度延长突出,其长度约与后足胫节等长,端部向上弯曲,中央有1明显纵脊;颜面长大于宽,适度隆起,中央有1显著的纵脊;单眼位于头冠侧缘,着生在复眼前域。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中城隆起,向两侧斜倾,前缘弧圆突出,后缘微凹;小盾片宽三角形,微短于前胸背板;前翅狭长,爪片宽大,具4个端室。  相似文献   

5.
记述采自云南片马的横脊叶蝉亚科1新属新种.新属,突额叶蝉属Risefronta gen.noV.与横脊叶蝉属Evacanthus Le Peletier&Serville 1825相似,主要区别点是:1)头冠端部横脊两端各有1纵脊与缘脊相连;2)头冠与颜面弧圆相交,冠面间界限不明显;3)额唇基中央有1片状纵脊;4)前唇基低而平坦.新种,白带突额叶蝉R albicincta sp.nov.外形特征概如属征描述.体及前翅黑色,密被点刻.单眼、触角和小盾片端区淡黄白色;前翅中部有1淡黄白色横带,此带由前缘至后缘渐狭,端区淡黄白色;胸足白色.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英国卡底阜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缘脊叶蝉亚科脊翅叶蝉族管茎叶蝉属的标本,记述2新种,绘制了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英国卡底阜国立博物馆。 1. 蒙卡管茎叶蝉Fistulatus monkoboensis, 新种 (图1)   体连翅长 ♂6.2 mm。   观察标本正模 ♂, BORNEO Sabah, Bukit Monkobo, 51°48′N, 116°58′E, 22-Ⅷ-1987, 1930 m. A. H. Kirk-Spriggs, Light trap sample, Upp. Montane forest summit, Bt. Monkobo, NMW Sabah (Borneo) Expedition, NWW. Z. 1987-094.   该新种因其独特的雄性外生殖器结构尾节侧瓣长方形,具一长尾节突腹向伸出,分布有数根大型刚毛而与本属内其它种相区别。 2. 雅典娜管茎叶蝉Fistulatus athena, 新种 (图2)   体连翅长 ♂6.2 mm。   观察标本正模 ♂, BORNEO Sabah, Bukit Monkobo, 51°48′N, 116°58′E, 18-Ⅷ-1987,1200 m. A. H. Kirk-Spriggs. Light trap sample, camp 1, Stunted hill forest, Bukit Monkobo. NMW Sabah(Borneo) Expedition, NMW. Z. 1987-094.   该新种与Fistulatus monkoboensis, sp.n. 在形态特征和雄性外生殖器结构上都相似,与后者主要区别如下 1) 前胸背板无小黑点;2) 尾节侧瓣侧突近端部突然端向收缩;3) 下生殖板基部阔,端部较细,指状;4) 阳基侧突端突长而钝圆,指状;5) 阳茎干端向收缩并更弯曲。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中国缘脊叶蝉亚科肠槽叶蝉属Drabescus 3个新种,并列出了本属中国分布种名录。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SUAF)、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IZAS)、美国自然博物馆(USNM)和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BMNH)。  相似文献   

8.
横脊叶蝉属一新种记述(同翅目:横脊叶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子忠 《昆虫学报》1985,(4):435-436
作者在整理叶蝉标本时,发现横脊叶蝉属(Evacanthus Lepeletier and Serville,1825)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存放在贵州农学院。 条翅横脊叶蝉 Evacanthus taenlatus 新种(图1—5) 雄虫体连翅长7.0;雌虫体长7.0,连翅长7.3毫米。头冠向前成钝圆角突出,中域凹陷,纵脊明显凸起,纵脊顶端与前缘脊成锚状相连接,横脊短,位于中前域,并与纵脊成十字形相交,头冠基域于中脊两侧各有一圆形凸起;单眼着生于头冠两侧前缘脊与侧脊相接处;颜面额唇基区扁平,中脊明显凸起,两侧有横刻痕,前唇基长大,由基部向端部逐渐收狭,末端超过下颚板端缘;触角脊明显,着生于复眼的后角处。前胸背板比头部宽,前缘弧  相似文献   

9.
灯叶蝉属Lamprotettix 隶属于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 圆冠叶蝉族Athysanini,由Ribaut 以Cicada octopunctata Schrank 为模式种建立。Ossiannilsson (1947) 和Ribaut (1952)确认 Lamprotettix splendidulus (Fabricius, 1803)和L. octopunctata (Schrank, 1796)是 L. nitidula (Fabricius, 1787) 的异名。该属目前仅知1种 L. nitidula (Fabricius)。本文记述采自我国云南的1新种 云南灯叶蝉L. yunnanensis, sp. nov.,至此,该属全世界已知2种,我国均有分布。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云南灯叶蝉Lamprotettix yunnanensis, 新种(图1~10)   新种与Lamprotettix nitidulus (Fabricius, 1787) 相似,但本新种尾节后背缘无三角形突起,阳茎端部仅有1对伸向体前方的突起,不同于后者。   正模♂,云南大理苍山,2400m,1999-Ⅺ-12,秦道正采;副模1♀,同正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中国缘脊叶蝉亚科脊翅叶蝉族1新属-丽斑叶蝉属Roxasellanagen.nov.及1新种-星茎丽斑叶蝉Roxasellanastellatasp.p.n.。  相似文献   

11.
记述采自中国重庆的叶蝉科大叶蝉亚科窗翅叶蝉属Mileewa Distant 1新种:箭竹窗翅叶蝉Mileewa jianzhuensis Meng et Yang sp. nov..详细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绘制了雄虫外生殖器构造图,提供了雌雄虫背面、侧面和腹面的彩色照片.该新种与梵净窗翅叶蝉Mileewa fanjingana Yang et Li相似,但后者腹部黑褐色;雄虫阳茎基部柄短,中部背面突起不呈齿状;阳基侧突亚端部有一大齿;尾节腹突及下生殖板形状亦明显不同.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12.
对角冠叶蝉属属征作了重新描述,编制了分种检索表,记述该属2新种:短翅角冠叶蝉Viridomarus brevialatus sp.nov.和宽室角冠叶蝉Viridomarus laticellu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ZCAS)和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IEGU).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录的角蝉原只属于露盾角蝉亚科Centrotinae。在对1991年从云南采集的角蝉标本的鉴定中,我们发现在我国有另一个亚科——隐盾角蝉亚科Oxyrhachinae的种类分布。本文报导了这一新记录亚科,并记述该亚科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隐盾角蝉亚科Oxyrhachinae,中国新记录亚科 该亚科于1929年由Haupt所建立,识别特征是小盾片完全被前胸背板所遮盖,前胸背板下缘和中胸前侧片下方各有一个向下后方伸出的齿突。大多种类分布于非洲,仅少数种类分布于亚洲和澳洲。 隐盾角蝉属Oxyrhachis Germar,中国新记录属 根据Capener(1962)的意见,隐盾角蝉亚科仅包括一个属——隐盾角蝉属Oxyrhachis Germar,该属的异名有Oxyrhachidia Melichar(1903),Xiphistes Stal(1866),Gongroneura Jacobi(1910),Xiphistoides Goding(1931),Kombazana Distant(1908)。中华隐盾角蝉Oxyrhachis sinensis,新种(图1-10) 体中型,雄虫较雌虫体小,体长5.7-6.5mm,上肩角顶端间宽2.6—3.5mm,肩角间宽2.3-2.6mm,红褐色。外形很近似于分布在印度、南非等地的Oxyrhachis tarandus(Fabricius),但区别在于:①成虫的上肩角比较上举,后突起不伸出前翅臀角;②若虫头顶突粗壮,前胸背板前突起顶端钝;③雄虫细胞减数分裂中期X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记载了狭顶叶蝉属Angustella Li6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红翅狭顶叶蝉A.rufipenna sp.nov.和长尾狭顶叶蝉A.tongipyga sp.nov.。给出了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作者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勐养的袖蜡蝉科Derbidae国内一新记录属和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小袖蜡蝉属Rhotanella Fennah,中国新记录Rhotanella Fennah,1970,Nat.Hist.Rennell Isl.,6(64):67;Rhotanella,Zelazny,1981,Pacif.Ins., 23(3-4):275. 模式种:Rhotanella thy rssi Fennah,1970,Nat.Hist.Rennell Isl,6(64):68. 头顶背面狭三角形,顶和额相连呈圆形。额两侧脊在端部不分开,触角下突起和前胸背板在肩板复眼之间的短纵脊很发达。触角长略大于宽。喙短,不达到或刚达到后足基节。前翅宽,卵圆形,前缘有1个较长,2个中等长和2个较短的前缘室,第二、三  相似文献   

16.
尼蝉属Nipponosemia是Kato(1925)根据Abroma terminalis Matsumura建立的。分布于中国(四川、华南、台湾等)和日本。 本属的主要特征是:体中等大小;头冠(包括复眼)宽于中胸背板基部;其前缘呈圆弧形;背瓣大、盖住鼓膜;腹瓣大、纵长,左右内缘靠近;前、后翅透明,顶角或外缘常有褐色斑纹。雄性外生殖器的抱钧呈小钩状,左右远离,阳茎末端呈刺状分裂;雌性产卵管稍超出腹末。多栖息于叶片或小枝上,鸣声不大,多为“吱!—咬!—吱!……!”回声。  相似文献   

17.
胡建  戴武 《昆虫分类学报》2002,24(3):171-173
横春叶蝉属 H engchunia Vilbaste隶属于角顶叶蝉亚科 Deltocephalinae隆脊叶蝉族Paralimini,由 Vilbaste( 1 969)根据分布我国台湾的 H engchunia koshunensis( Matsumu-ra,1 91 4 )为模式种建立 ,当时仅知 1种。Remane & Asche ( 1 980 )建立 1新属 Pseupalus,仅包括模式种 1种 ,Webb & Heller ( 1 990 )又报道该属 3新种。 Asche & Webb ( 1 994)对上述两属进行比较后确认 Pseupalus是横春叶蝉属 H engchunia的异名 ,并发表 4新种。本文记述采自我国海南的 1新种 :短突横春叶蝉 H engchunia breviproducta,sp.nov.,至此 ,该属全世界已知 1 0种 ,我国已知 2种。短突横春叶蝉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短突横春叶蝉 Hengchunia breviproducta,新种 (图 1~ 1 0 )本新种与 H engchunia javana Asche & Webb,1 994相似 ,二者阳茎端部均有 1对伸向背侧缘的小突起 ,可与本属其它种相区别 ,但本新种阳茎前腔腹部突起较阳茎干短 ,阳基侧突端部仅有 1个伸向外侧的突起 ,无小的内脊 ,不同于后者。正模 :♂ ,海南两院 ,灯诱 ,1 983 - -0 1 ,张雅林。副模 :1♂ ,海南琼中 ,1 983 - -0 4,张雅林 ;1♀ ,海南通什 ,灯诱 ,1 983 - -0 7,张雅林。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离瓣叶蝉属Placidellus Evans 1新种双支离瓣叶蝉P. conjugates, sp. nov.,和与该属近似的新属——长板叶蝉属Paraplacidellus, gen. nov.及1新种多斑长板叶蝉P. maculatus, sp. nov.。 1. 双支离瓣叶蝉Placidellus conjugatus, 新种(图1~8) 该新种与石原离瓣叶蝉P. ishihara Evans相似,但新种尾节侧瓣后部具1个大的片状突,阳茎及阳基侧突形状亦明显不同于后者,易于相互区别。 正模♂ 福建闽清,1985-Ⅶ-07,植82级学生采。副模1 ♀,福建福州,1983-Ⅵ-?,植80级学生采。 长板叶蝉属Paraplacidellus, 新属 模式标本 多斑长板叶蝉Paraplacidellus maculatus, sp. nov.。 头冠小,明显狭于前胸背板,中长小于复眼间宽,前缘背面观近直,冠缝不清晰。颜面长显著大于宽,前唇基向前逐渐变阔,略超出下颚板,前缘中部稍凹入;额缝向上延伸,靠近单眼;复眼大;触角相当长,几与体长相等。前胸背板短而阔,宽约为长的3倍,后缘中央略向前凹入。小盾片相当显著且向后延长,后部在中央和两侧形成脊起,横刻痕显著。覆翅端缘弧圆,端片发达,向前延续至R1b处, m-Cu2缺失,爪缝与A1以及A1与A2之间均有横脉相连,其他翅脉完整。 雄性尾节侧瓣具1长背突,着生部位靠近第10腹节基部,指向后方。下生殖板长,超过尾节侧瓣。阳基侧突发达,内基突短,外基突长;端突略扭曲,端向渐细,外缘具数根刚毛。连索"T"型。阳茎简单,阳茎干筒状,端向渐细,头背向弯曲,阳茎口位于近端部处。 该新属与离瓣叶蝉属Placidellus Evans近似,但新属近于平直的头冠前缘、更显著的小盾片中隆脊和侧隆脊,以及雄性的外生殖器形状明显有别于后者,两属易于区别。 2. 多斑长板叶蝉P. maculatus, 新种(图9~16) 正模♂(NMNH) Sandakan, Borneo, Baker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鳖扁蜡蝉属Cixiopsis Matsumura长翅型雌虫的形态和分子特征.通过和该属的模式种,即鳖扁蜡蝉Cixiopsis punctatus Matsumura,1900短翅型的形态比较,发现该长翅型雌虫在形态学方面存在某些差异.为了明确该长翅型雌虫的归属,还测定了该长翅型雌虫和鳖扁蜡蝉短翅型的COI序列,结...  相似文献   

20.
庆元异翅溪(虫忽)Anisopleura qingyuanensis,新种(图1~3) 雄性:体长46毫米,腹部长(连肛附器)35毫米、后翅29毫米。 下唇黑色;上唇黄绿色,边缘窄的黑色,前唇基黑色;从上颚的基部经后唇基和颊有黄绿色宽条纹延伸到中央单眼的同等高度。头顶和头后黑色;侧单眼的外面各有一大的黄绿色卵圆形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