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林  马杰 《生物磁学》2011,(11):2184-2186,2162
目前,干细胞移植在多个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疾病是细胞移植治疗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但是,移植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元的功能及细胞移植治疗的机制目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疾病后移植细胞的功能和治疗缺血性脑疾病机制的可能途径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林  马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1):2184-2186
目前,干细胞移植在多个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疾病是细胞移植治疗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但是,移植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元的功能及细胞移植治疗的机制目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疾病后移植细胞的功能和治疗缺血性脑疾病机制的可能途径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新分离的脂肪来源基质细胞(f ASC)与脂肪干细胞(ASC)在抗大鼠肝纤维化方面的治疗潜能。方法:利用胶原酶解法获得新鲜分离的f ASC,体外扩增培养获得不同代数的ASC,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代数细胞的表型;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将f ASC或ASC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血液肝功能指标检测、RT-PCR、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2类细胞的治疗效果。结果:f ASC和ASC均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的大鼠肝脏功能,二者用于治疗肝脏疾病的疗效相似。结论:在肝脏疾病的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应当综合考虑移植的干细胞体外传代次数和治疗效果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 自体或异体细胞移植治疗疾病正在成为现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的潜能, 已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活体追踪移植细胞, 检测移植细胞的生存及功能状态对于评价移植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 利用磁共振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 活体追踪和监测标记细胞已被广泛用于动物实验研究和一些临床疾病诊断. 但 MRI 信号不能显示移植细胞在体内的生物学特征. 本研究中, 对食蟹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标记Molday ION rhodamine-BTM(MIRB), 探讨MIRB 标记后cMSCs 的细胞生物学特性, 以及脑内移植后的活体MRI 影像学及组织学追踪. 结果表明, MIRB 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 能高效标记cMSCs, 可用于体内多模式追踪移植细胞, 为利用MIRB 追踪和检测移植细胞, 以及干细胞移植治疗机制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肝脏手术中普遍发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可导致肝脏功能损害,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肝脏IRI的机制复杂,炎症反应失衡主导的损伤继发于肝脏理化损害之后,并具有全身性的特点。间充质干细胞(MSC)所具备的免疫调节功能与肝脏IRI中免疫失衡这一重要病理生理过程相契合,凭借其易获取、低免疫源性的特点,故可尝试用于IRI的治疗。目前多项试验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但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可见,MSC用于肝脏IRI的治疗拓展了细胞治疗的应用范围,并为肝脏IRI提供了可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肝损伤后细胞外基质沉积或瘢痕形成的过程,可持续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终末期肝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现今,MSCs移植已被运用于肝纤维化治疗研究,治疗结局众说纷纭,其作用机制莫衷一是。现就MSCs通过免疫、炎症、归巢等途径对肝纤维化进展的调控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许多因素所致的肝脏疾病都有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肝病,而终末期肝病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原位肝移植。然而,由于受供体肝脏短缺等因素的限制,细胞治疗方法一直被临床上所期待。近年来,基于谱系重编程的诱导型肝干细胞和诱导型肝实质细胞的技术体系的出现,为解决肝脏疾病细胞治疗中细胞来源匮乏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加速了肝脏疾病细胞治疗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进程。该文介绍了肝脏疾病细胞治疗研究中供体细胞来源的现状,并重点介绍了谱系重编程获取肝系细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目前小儿时期最主要的神经运动功能伤残疾病,且终生存在。尽管有支持性医护,但是目前并没有效治疗的方法。近几年,许多实验室开展了利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动物模型的研究,并且报道说人脐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脑瘫是有治疗作用的。而神经干细胞也被用于移植治疗脑瘫动物模型,并被证明这些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迁移至受损脑部并分化为神经元。本文就至今已发表的一些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的研究中所用到的细胞种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新兴的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从单细胞水平揭示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学等分子水平发生的基因变异与表观修饰状态,也可用于鉴定新的细胞类型和表面标记物。这将帮助人们探明疾病发生时细胞基因、转录或表观修饰方面的变化,了解细胞之间的联系,以及深入理解肿瘤异质性。目前,单细胞测序技术已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其在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肝癌中已有相关成果。于此,综述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肝脏发育及肝病中的应用,讨论了肝脏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以及该技术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如发展三维单细胞测序技术将更能帮助人们深刻理解肝脏疾病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昀  卢光琇 《生物磁学》2011,(18):3558-3561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目前小儿时期最主要的神经运动功能伤残疾病,且终生存在。尽管有支持性医护。但是目前并没有效治疗的方法。近几年,许多实验室开展了利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动物模型的研究,并且报道说人脐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脑瘫是有治疗作用的。而神经干细胞也被用于移植治疗脑瘫动物模型,并被证明这些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迁移至受损脑部并分化为神经元。本文就至今已发表的一些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的研究中所用到的细胞种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成体干细胞跨越胚层限制分化为其他胚层来源的细胞,对揭示不同胚层细胞间相互分化的生物学意义和机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并可以为临床细胞移植治疗开辟新的途径,从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肝源性卵圆细胞、成肝细胞、骨髓源干细胞和其他成体干细胞跨越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以及卵圆细胞、成肝细胞等的分离鉴定,表面标志、生物学特征和跨越分化机制,并对成体干细胞在肝脏疾病细胞治疗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目前的抗糖尿病药物没有针对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环节,只能解除或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疾病.干细胞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原位再生,提高胰岛β细胞自噬能力、调节胰岛巨噬细胞功能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通过多种途径活化骨骼肌、脂肪和肝脏IRS(1)-AKT-GLUT4信号通路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为糖尿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我国研究者针对不同来源的干细胞使用不同输注方式治疗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通报》2014,(8):45-45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张雁云小组在一项研究中,首次揭示了自噬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噬》杂志。间充质干细胞(MSC)已被用于治疗重症肝病、糖尿病和神经损伤等疾病,但自噬对MSC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对疾病干预的影响等目前仍不清楚,这些均涉及到MSC治疗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外源性转录因子将已分化成熟的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对构建神经发育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体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从患有特定疾病或具有明确遗传基因异常的患者身上获取体细胞进行诱导建立的iPS细胞具有潜在的疾病原特质,这种疾病特异性iPS细胞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也为药物筛选、药物毒性检测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本文概述了目前用于建立神经系统疾病模型的干细胞类型,重点讨论了利用iPS细胞技术建立脊髓性肌萎缩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和帕金森病等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模型和药物干预的最新进展,并对该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 ,细胞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辅助治疗方法 ,移植的细胞必须满足在受体肝脏中存活、增殖并可分化为成熟肝细胞两个重要条件 ,但目前应用的肝细胞来源有限 ,其功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等问题限制了这一治疗策略的广泛开展。作为具有发育全能性和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 ,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寻找合适、高效的分化诱导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研究既可以为临床细胞替代治疗提供合适的细胞来源 ,也可以在药物评估和肝脏发育分化基础研究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概括肝脏和拟胚体分化发育的分子机制 ,对体外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几种诱导体系作了介绍 ,并对分化肝细胞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再生医学的干细胞疗法治疗肝脏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骨髓来源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在肝脏疾病治疗方面有巨大潜力。骨髓干细胞参与肝纤维化与肝硬化修复主要包括迁移、归巢与转化等过程,并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协同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与减轻肝纤维化。本文拟对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人多潜能干细胞(hPSC)包括人胚胎干细胞(hESC)和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hiPSC),理论上具有分化成为人类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基于hPSC的基因打靶技术,不但可以纠正人基因组中的遗传突变用于细胞治疗,还可以通过反向遗传学的方式向hPSC引入疾病特异的突变.将携带人类疾病遗传基因的hPSC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在理论上可以在体外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研究人类疾病发生的机理,并建立体外筛选平台寻找治疗性药物.基因编辑和干细胞技术的结合将为人类疾病的机制研究和再生医学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人多潜能干细胞(hPSC)包括人胚胎干细胞(hESC)和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hiPSC),理论上具有分化成为人类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基于hPSC的基因打靶技术,不但可以纠正人基因组中的遗传突变用于细胞治疗,还可以通过反向遗传学的方式向hPSC引入疾病特异的突变.将携带人类疾病遗传基因的hPSC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在理论上可以在体外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研究人类疾病发生的机理,并建立体外筛选平台寻找治疗性药物.基因编辑和干细胞技术的结合将为人类疾病的机制研究和再生医学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间充质干细胞(MSC)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其来源丰富,免疫原性低,目前体内外实验均发现MSC可促进损伤肝脏修复,改善症状,提高存活率。通过调节肝脏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紊乱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就MSC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细胞药物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重视。特别是干细胞药物,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各国的干细胞药物绝大多数仍处于研究阶段,全球真正上市的干细胞药物很少。目前正在研发的干细胞药物主要集中在治疗慢性疾病(关节炎、糖尿病和癌症等)和心脏相关疾病(心肌梗死、心脏衰竭等)。一些传统体细胞药物(软骨细胞、心肌细胞、胰岛细胞等)和免疫细胞药物已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