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因其菌肉乳白色而得名,2015年被鉴定为灵芝属新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白肉灵芝进行了研究,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经从白肉灵芝中发现了95个化合物,主要包含三萜、混元萜、多糖等,并显示其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文中整理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白肉灵芝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基因组信息等4个方面的研究,旨在为白肉灵芝资源及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灵芝三萜类成分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灵芝的化学成分有三萜类、多糖、生物碱、有机酸、核苷、氨基酸、酶类及微量元素等 ,其主要成分是三萜类化合物中的灵芝酸。由于灵芝化学成分的多样性 ,使灵芝具有较广泛的药理活性 ,主要包括抗肿瘤作用 ;调节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作用 ;保肝、抗衰老、抗病毒、消炎抗菌、放射保护作用 ;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致突变、活血化淤作用 ;对学习和增强记忆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灵芝是国内外历史悠久的一类重要的药食两用类真菌,目前已知灵芝属的真菌有100余种。多糖是灵芝中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调节先天性免疫细胞和体内微生物群、调控体内炎症因子表达、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提高细胞活力和体内抗氧化酶系活力、调节肝脏中脂质与有机化合物代谢、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等特性,从而起到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疲劳、抗氧化、保护心肌、保肝、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药理作用。本文对近三年的灵芝多糖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灵芝多糖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灵芝(Ganoderma lucidum)远在东汉(纪元102—200)年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中国劳动人民认识它远在此之前。国外最早的记载是1781年W.Curtis的“Boletus lucidus W.Curt.,t.no.224”.此种模式标本已不存在。Karsten(1881)在赫尔辛基植物博物馆留下一号标本作为新模式(neoty pc)。不同的分类学家认为在同一种不同的标本上皮壳构造可能有变化,甚致在同一号标本中也有变化。菌肉的颜色也有变化。或许菌肉颜色变暗是由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均温度渐渐增加所致(steyaert,1972)。有些分类学家认为菌柄的有无不能作分类的依据。Steyaert(1975)证明甚致硬皮灵芝(Ganoderma tornatum coinplex)的孢子因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有改变。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灵芝复合种(Ganoderma complex)在自然界的存在是不稳定的。诚然,这是一条自然规律。在自然界每一个生物种都是连续不断的变化着。但也相对的稳定。它们在自然界的矛盾中生长和发育。本文作者同意其他分类学家的意见,即在灵芝属中孢子诸性状是唯一地分类根据。种与种之间孢子的性状是清楚的不同。同时他建议应用每一个种的综合性状作分类依据或许是正确的。因为不同的分类学家对灵芝有人持广义的概念,也有人持狭义的概念。对它的亲缘种自然也有不同。下列种类现作者认为可能是它的亲缘种类。它们是:无柄灵芝;弱光泽灵芝;四川灵芝;紫芝以及松杉树芝。现作者假定灵芝在本组中是一个中心种。其它亲缘种围绕它而诞生。于是形成一个较大的种群。也有分类学家称之为灵芝复合种。长期以来灵芝复合种已经成为分类上的困难问题。有人认为成了本组分类的绊脚石。作者研究本组真菌已有多年。根据他的经验认为持种的狭义概念大概更合乎自然规律。对于以上观点作者拟在另文中阐述。本文因限于篇幅,只报道4个新种。其中1新种应隶属紫芝组。它们是:大青山灵芝(Ganoderma daiqingshanense Zhao),昆明灵芝(G.kunmingense Zhao),多分枝灵芝(G.ramosissimum),澄海灵芝(G.chenghaiense Zhao)。以上所有引证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灵芝(Gesoderma lucidum)远在东汉(纪元102—200)年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中国劳动人民认识它远在此之前。国外最早的记载是1781年W. Curtis的“Boletuslucidus W.Curt,t. no 224’此种模式标本已不存在。Karsten (1881)在赫尔辛基植物博物馆留下一号标本作为新模式(neoty pe)。 不同的分类学家认为在同一种不同的标本上皮壳构造可能有变化,甚致在同一号标本中也有变化。菌肉的颜色也有变化。或许菌肉颜色变暗是由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均温度渐渐增加所致(Steyacrt,1972)。有些分类学家认为菌柄的有无不能作分类的依据。Stcyaert(1975)证明甚致硬皮灵芝(Gonoderma tornatum complex)的孢子因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有改变。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灵芝复合种(Ganoderma complcx)在自然界的存在是不稳定的。诚然,这是一条自然规律。在自然界每一个生物种都是连续不断的变化着。但也相对的稳定。它们在自然界的矛盾中生长和发育。本文作者同意其他分类学家的意见,即在灵芝属中孢子诸性状是唯一地分类根据。种与种之间孢子的性状是清楚的不同。同时他建议应用每一个种的综合性状作分类依据或许是正确的。因为不同的分类学家对灵芝有人持广义的概念,也有人持狭义的概念。对它的亲缘种自然也有不同。下列种类现作者认为可能是它的亲缘种类。它们是:无柄灵芝;弱光泽灵芝;四川灵芝;紫芝以及松杉树芝。现作者假定灵芝在本组中是一个中心种。其它亲缘种围绕它而诞生。于是形成一个较大的种群。也有分类学家称之为灵芝复合种。长期以来灵芝复合种已经成为分类上的困难问题。有人认为成了本组分类的绊脚石。作者研究本组真菌已有多年。根据他的经验认为持种的狭义概念大概更合乎自然规律。对于以上观点作者拟在另文中阐述。本文因限于篇幅,只报道{个新种。其中1新种应隶属紫芝组。它们是:大青山灵芝(Ganoderma daiqingshanense Zhao),昆明灵芝(G. kun-mingense Zhao),多分枝灵芝(G.Ramosissimum),澄海灵芝(G. chenghaiense Zhao)。以上所有引证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7.
灵芝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革 《氨基酸杂志》1994,16(4):12-14
  相似文献   

8.
海南灵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海南灵芝(Ganoderma haina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技术从海南灵芝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巴西红厚壳素(1)、6-脱氧巴西红厚壳素(2)、7,8-二甲基咯嗪(3)、5,8-过氧麦角固醇(4)、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5)、麦角甾-7,22-二烯-3β-醇(6)、麦角甾-7,22-二烯-3-酮(7)、7α-甲氧基-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醇(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9)、3-吲哚甲酸(10)、3,4-二羟基苯甲酸(11)、对羟基苯甲酸(12)、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13)和正二十六烷酸(1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南灵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紫芝是中国的特有种类。自古以来有关紫芝的记载很多,民间传说也很丰富。但,过去一直与日本灵芝(Ganoderma japonicum (Fr.) Lloyd) 相混淆。 作者于1979年澄清了这种混淆,并建立了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新种。同时,根据菌肉颜色的不同,作者等将 Ganoderma亚属区分为两个组(灵芝组,紫芝组)。 紫芝组在中国已记载了23个种。本文只报道其中的3个新种。它们是华中灵芝Ganoderma mediosinense Zhao,奇绒毛灵芝G.Mirivelutinum Zhao以及思茅灵芝 G.Mraaoense Zhao。以上引证的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菌草灵芝与段木灵芝的功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并比较菌草灵芝和不同产地的段木灵芝中的粗多糖、三萜类物质和孢子油中三萜类物质的含量和孢子油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菌草灵芝和不同产地的段木灵芝中的粗多糖、三萜类物质和孢子油中三萜类物质的含量和孢子油得率存在着差异,菌草灵芝中的粗多糖、三萜类物质和孢子油中三萜类物质的含量和孢子油得率都高于段木灵芝。  相似文献   

11.
灵芝酸乳制作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灵芝菌深层培养的滤液 ,可以制成灵芝酸乳 ,经测定 ,灵芝酸乳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 11.2 % ,乳酸含量为 0 .72 % ,酸度为 77°T。酸乳同时具有灵芝的药用价值和乳酸饮料的丰富营养。制作工艺简便 ,易于开发  相似文献   

12.
液体发酵灵芝是目前灵芝多糖开发的有效途径。以灵芝的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为指标,对影响灵芝发酵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表明灵芝发酵的最佳碳源、(?)源和生长因子分别是葡萄糖、酵母膏和维生素B1,最适温度、起始pH值和摇床转速分别是28℃、5.5和160 rpm。最佳培养方式是接种后静置4 h再振荡培养,其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产量最高,分别为7.743g/L和0.907g/L。  相似文献   

13.
研究灵芝Ganoderma lingzhi子实体的化学成分。采用正相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prep-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灵芝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降羊毛甾烷三萜类化合物,分别是ethyl 20(21)-dehydrolucidenate A(1)、lingzhi-20(21)-en-24-oic acid A(2)、20(21)-dehydrolucidenic acid A(3)、赤芝酮A(4)、lucidadone H(5)。化合物1和2是两个新的降羊毛甾烷三萜化合物;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在白血病(HL-60)、肺癌(A549)、肝癌(SMMC-7721)、乳腺癌(MCF-7)、结肠癌(SW480)五种不同的癌细胞株上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5在40μM时无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
Goal of this series of cases was to investigate lucid dreaming treatment for nightmares. Hypotheses were that lucid dreaming treatment would decrease nightmare frequency and state/trait anxie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Eight participants received a one-hour individual session, which consisted of lucid dreaming exercises and discussing possible constructive solutions for the nightmare. Nightmare frequency and sleep quality were measured by a sleep questionnaire, anxiety was measured by the Spielberger State and Trait Anxiety Inventory. At the follow-up two months later the nightmare frequency had decreased, while the sleep quality had increased slighty. There were no changes on state and trait anxiety. Lucid dreaming treatment seems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nightmare frequency, although the effective factor remains unclear.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近年来不同细菌黄漂呤脱氢酶的研究概况,因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较牛奶黄嘌呤氧化酶相比应当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激光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激光诱变育种机理的研究进展,激光诱变在农作物、畜牧兽医、工业微生物育种上的应用及已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激光诱变育种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激光诱变育种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灵芝蛋白类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蛋白质是除了灵芝多糖和三萜外,另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它不仅是灵芝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而且具有独特免疫原性使其在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病等方面具显著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在灵芝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等研究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成效。本文综述了灵芝蛋白类活性物质的种类和特征,叙述了相关的药理功能,探讨了灵芝蛋白质研究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中综述了灵芝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灵芝对各种因素引起的脑、心脏、胰腺、肝脏、胃肠道、肾脏和其他重要脏器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灵芝可显著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强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其他抗氧化酶的活性。稹灵芝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小鼠)、胰岛细胞(小鼠)、大脑皮层细胞(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大鼠、人)和皮肤角质细胞(人)的氧化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灵芝在体内外对不同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可能与其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保肝、心血管保护和抗衰老作用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兰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运林 《植物学报》1994,11(3):27-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