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水稻黄矮病病叶的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中,可以观察到大量杆状或弹状病毒质粒的存在。它们大都存在于细胞核膜的内外层之间,有时也散布于细胞核及细胞质内。病毒质粒长约150~180毫微米,宽约70~90毫微米,壁厚约20~25毫微米。应用硅藻土及差速离心等方法可以获得此类杆状或弹状病毒的部分提纯制剂。根据观察到的这类病毒质粒的典型结构,以及它们在健康植株中并不存在,可以认为,此类杆状或弹状病毒系我国水稻黄矮病之病原。  相似文献   

2.
从水稻黄矮病病叶的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中,可以观察到大最杆状或弹状病毒质粒的存在。它们大都存在于细胞核膜的内外层之间,有时也散布于细胞核及细胞质内。病毒质粒长约150~180毫微米,宽约70~90毫微米,壁厚约20~25毫微米。应用硅藻土及差速离心等方法可以获得此类杆状或弹状病毒的部分提纯制剂。根据观察到的这类病毒质粒的典型结构,以及它们在健康植株中并不存在,可以认为,此类杆状或弹状病毒系我国水稻黄矮病之病原。  相似文献   

3.
在北疆发现有小麦花叶病和小麦丛矮病。花叶病的病原体是一种软棒状病毒,直径约为18nm,长600~1300nm;病叶超薄切片中有风车状包含体,属马铃薯Y 病毒组的成员。丛矮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弹状病毒,和河北省和北京市的相似。小麦花叶病的分布面积广,为害大,和小麦丛矮病、大麦条纹花叶病、小麦条点花叶病一起威胁着新疆小麦的生产,应密切注意,早加防范。  相似文献   

4.
在北疆发现有小麦花叶病和小麦丛矮病。花叶病的病原体是一种软棒状病毒,直径约为18nm,长600~1300nm;病叶超薄切片中有风车状包含体,属马铃薯Y病毒组的成员。丛矮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弹状病毒,和河北省和北京市的相似。小麦花叶病的分布面积广,为害大,和小麦丛矮病、大麦条纹花叶病、小麦条点花叶病一起威胁着新疆小麦的生产,应密切注意,早加防范。  相似文献   

5.
玉米矮花叶病毒提纯及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进病毒纯化方法,获得了较高纯度、较强侵染活性的提纯病毒制品。提纯病毒的产量为0.7—1.2mg/100g病叶,病毒粒体大小为720—750×14nm,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的外壳蛋白分子量为36000道尔顿,用提纯病毒免疫家兔得到较高特异性的抗血清,微量沉淀反应的效价为1/2048,间接ELISA法测出的感病叶汁液的最高稀释倍数为3200—6400倍。  相似文献   

6.
广东大蒜花叶病原病毒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的开平金山火蒜、信宜木蒜、怀集绵蒜、怀集火蒜、高州火蒜、台山大蒜及河南大蒜等七个栽培品种看来都已100%感染了大蒜花叶病毒。典型的症状为花叶、扭曲、黄色条斑及矮缩等。病毒可由汁液传播,除大蒜外,人工接种的35种寄主植物全部不发病。电镜观察到开平金山火蒜等七个品种的病株汁液均含有二种线状病毒粒体,大小分别为12—13×500—700nm和12×900—2000nm,和一种大小为14×200—300nm的棒状病毒粒体。对开平金山火蒜病毒粗提纯液进行了病毒粒体在葡聚糖凝胶洗脱检测和蛋白外壳分子量测定,结果也都表明存在有三种病毒粒体。病叶切片电镜观察到细胞质内有环状和风轮状内含体。开平金山火蒜病毒抗血清与其它六个品种的抗原病毒具有同一血清反应,与水仙花叶病毒、TMV、马铃薯病毒X、Y和S、西瓜花叶病毒株系2和番木瓜环斑病毒均无反应。金山火蒜病毒中长度为500—700nm的粒体与加拿大大蒜花叶病毒粒体大小相同,其交互血清反应均为阳性,表明它们属同一种病毒,同为马铃薯Y组的大蒜花叶病毒(GMV)。其他两种病毒的归属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弹状病毒研究的新进展Ⅰ.病毒的基因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状病毒组是与人类疾病及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病毒组,例如VSV(水泡性口膜炎病毒)引起的家畜口膜炎,RV(狂犬病毒)引起的狂犬病,IH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引起的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以及对我国农业生产有重大危害的小麦丛矮病毒引起的小麦丛矮病和由水稻黄矮病毒引起的水稻黄矮病等。弹状病毒可以从两个方面的特征区别于其它病毒:首先是形态特征,大多数弹状病毒有子弹状形态,少数为两个子弹状以底部相连的杆状形态;其次,弹状病毒基因组由一条不分节段的负链RNA构成。目前已知的弹状病毒超过100种。弹状病毒…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河北省的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分离物为材料,对我国南北方两种病毒分离物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粒子大小形态相似,且在血清学上密切相关;二者的介体、寄主相同,并引起相同的症状.提纯两种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凝胶电泳显示它们相应的基因组片段之间大小极其相似.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相似文献   

9.
小麦丛矮病毒是在中国发现的一种植物弹状病毒 ,病毒基因组是由一条单链负链RNA组成并编码 5种病毒结构蛋白质 :表面糖蛋白G、膜基质蛋白M、核衣壳蛋白N、大蛋白L和所谓非结构蛋白NS。后来的研究证明 ,在弹状病毒的模式病毒———水泡性口膜炎病毒中 ,NS蛋白也是一种结构蛋白 ,而且在成熟的病毒粒子中以各种磷酸化形式存在 ,并且证明NS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对病毒基因组的转录和复制的调控起重要的作用。用体外磷酸化方法证明 ,结合于小麦丛矮病毒的核衣壳上的NS蛋白可以被磷酸化 ;同时也证明 ,从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小麦丛矮病毒的NS蛋白 ,只有在病毒核衣壳存在下才可以体外被磷酸化 ;从而证明 ,小麦丛矮病毒或植物弹状病毒的NS蛋白也是一种磷酸化蛋白质 ,在成熟病毒粒子中可能存在磷酸化和非磷酸化两种形式。病毒的L蛋白除以前报道的具有RNA聚合酶活力外 ,也具有蛋白激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西葫芦黄化皱缩病CMV毒株的提纯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西葫芦黄化皱缩病的黄瓜花叶病毒(CMV)毒株,以普通烟为繁殖寄主,将病叶组织经柠檬酸缓冲液匀浆抽提,PEG沉淀,三次差速离心循环,可成功地得到病毒提纯制备物,每公斤病叶组织的病毒产量为300—800 mg。电镜观察到直径约30nm的等轴病毒颗粒,病毒的沉降常数So20w=98,外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2.62×104道尔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AsGV-XJ包含体、病毒粒子的提纯方法及其形态结构。提纯的AsGV-XJ包含体在弱碱(0.05M Na2CO3,0.05M NaCl,pH10.8)中,20℃水解2小时,释放出完整的病毒粒子,再经超离心和10—7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得提纯的病毒。完整的病毒粒子具有双层膜结构,平均大小为310×70nm,核衣壳平均大小为325×45nm。病毒沉降系数为1,400S。并对病毒的紫外吸收特性和保存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侵染菠菜的芜菁花叶病毒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菠菜病毒分离物Ta-1可侵染甘蓝等8科25种植物,但不侵染心叶烟。病汁液和芜菁花叶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受病毒侵染的细胞内有不定形内含体。从超薄切片见到细胞质中有风轮状内含体存在。电镜观察其粒子形态为均一的线状病毒,大小为700—760×10—12.5nm。部分提纯病毒紫外吸收呈典型核蛋白吸收曲线。SDS—PAGE法测得病毒外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35,500。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省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河北省的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分离物为材料,对我国南北方两种病毒分离物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粒子大小形态相似,且在血清学上密切相关;二者的介体、寄主相同,并引起相同的症状,提纯两种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凝胶电泳显示它们相应的基因组片段之间大小极相似。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caked dwarf virus),RBSDV的S7和S8设计引物,利用PR-PCR技术,在两种病毒分离物中均可特异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比较分析表明:它们的同源性达97.0%-98.9%,与日本RBSDV的同源性(92.2%-95.5%)高于与意大利MRDV的同源性(76.6%-88.4%)。从而认为我国南方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北方和玉米粗缩病都是同一种病毒-RBSDV引起的,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玉米粗缩病病原实际上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而不玉米粗缩病毒。  相似文献   

14.
牙鲆一株弹状病毒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患病牙鲆中分离鉴定了一株弹状病毒(Paralichthys olivaceus rhabdovirus,PoRV)。用过滤除菌后的患病牙鲆组织匀浆液,接种不同的鱼类细胞,其中有7种鱼类细胞出现明显的病变在对病毒进行挑斑分离后,测定了PoRV的滴度,显示PoRV在敏感鱼类细胞(Grass Carp Ovary,GCO)中的滴度达到106.5TCID50/mL;绘制了PoRV生长曲线;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PoRV,负染及宿主细胞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显示PoRV大小约为60nm×200nm。测定了PoRV的理化性质,显示该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温度敏感,但对DNA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不敏感。经SDS-PAGE电泳,对PoRV的蛋白图谱进行了分析,表明该病毒有5种主要蛋白带,其分子量大小分别约为:250kD、67kD、44kD、30kD、23kD。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分离提纯哈密瓜花叶病病毒(HMMV)质粒的简易方法。取新鲜的病株叶片加等量0.5M K_2HPO_4磨碎后,汁用氯仿澄清之,所产生的沉淀物用0.25M K_2HPO_4抽提三次以收回病毒质粒。40000转/分离心100分钟以沉降病毒。用此法可获得大量部分净化的HMMV 质粒。在病叶的超薄切片中见到了大量玩具风车状及束状包含体,显示HMMV 是马铃薯Y 病毒组成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分离提纯哈密瓜花叶病病毒(HMMV)质粒的简易方法。取新鲜的病株叶片加等量0.5M K_2HPO_4磨碎后,汁用氯仿澄清之,所产生的沉淀物用0.25MK_2HPO_4抽提三次以收回病毒质粒。40000转/分离心100分钟以沉降病毒。用此法可获得大量部分净化的HMMV质粒。在病叶的超薄切片中见到了大量玩具风车状及束状包含体,显示HMMV是马铃薯Y病毒组成员。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的燕麦和小麦上发现了红条花叶病,其病原体是一种弹状病毒,大小为120~240×80~100nm(PTA 负染),因负染剂的不同有显著的空腔或呈横纹结构,套膜外有柱状突起,大小为8×8nm,柱状突起外还有一层薄膜,厚2.5~3.0 nm,弹状质粒易于降解、生成线状核衣壳、小饼和细丝。媒介昆虫是条沙叶蝉(Psammoteffix striatus),在大田网捕成虫,在笼罩内燕麦病苗上饲毒2天后,分别接种于燕麦及小麦健苗,可导致发病。病毒质粒的形态,特性与小麦丛矮病毒,小麦条点花叶病毒(美)约略相似而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的燕麦和小麦上发现了红条花叶病,其病原体是一种弹状病毒,大小为120~240×80~100nm(PTA负染),因负染剂的不同有显著的空腔或呈横纹结构,套膜外有柱状突起,大小为8×8nm,柱状突起外还有一层薄膜,厚2.5~3.0nm,弹状质粒易于降解、生成线状核衣壳、小饼和细丝。媒介昆虫是条沙叶蝉(Psammoteffix striatus),在大田网捕成虫,在笼罩内燕麦病苗上饲毒2天后,分别接种于燕麦及小麦健苗,可导致发病。病毒质粒的形态,特性与小麦丛矮病毒,小麦条点花叶病毒(美)约略相似而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工作中,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分离提纯程序,解决了该病毒粒体易于聚集难以提纯的问题,其操作要点是,(1)通过Sepharose 2B柱层析代替超离心,有效地除去一些小分子量核酸杂质;(2)经PEG再次沉淀浓缩后,调整pH至酸牲(pH3.0),使病毒充分悬浮以减少凝聚;(3)在病毒等电点(pH4.8~4.9)条件下,进一步沉淀以纯化病毒。根据病毒提取物的OD260/OD280比值,算出核酸含量约4.5%。核酸电泳出现4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25×10~(?),1.8×10~(?),1.05×10~(?),0.75×10~(?)道尔顿。病毒提取物经超速离心出现4个界面,沉淀系数分别为,200.8S,165S,125.8S,100S。说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可能是4组分病毒粒体。病毒粒体含一蛋白亚基,分子量约为2.05±0.05×10~4道尔顿,由16种共199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20.
将间接ELISA、非放射性分子杂交和RT-PCR三种方法应用于水稻草矮病毒(RGSV)的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自制的融合蛋白GST-NC的抗血清检测RGSV的灵敏度为1mg鲜重的病株叶片或84ng提纯病毒,利用地高辛(DIG)标记的DNA探针NC的点杂交方法检测RGSV的灵敏度为50μg病叶或6ng病毒,而RT-PCR的检测灵敏度则为10μg 病叶或2ng的病毒,对上述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和可操作性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