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菌毛,了解菌毛结构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ICU的医院感染患者的腹腔手术后引流液、痰及呼吸机导管内壁附着物等为材料分离鉴定细菌,制备细菌的电镜标本,通过超微结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菌体表面的菌毛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新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体表面存在菌毛,菌毛与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粘附有关。结论菌毛粘附是生物被膜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鲍曼不动杆菌能引起严重的院内感染,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给治疗和控制感染带来极大困难。噬菌体可在宿主菌内复制并可破坏宿主菌,而对动植物没有毒性。因此,噬菌体以其特有的自然特征有望成为较好的抗菌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噬菌体展开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菌体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能否以生物被膜菌的方式存在。方法采用平板改良法,分别于24h、2d、3d、5d和7d五个时间点,用扫描电镜观察硅胶膜上是否有鲍曼不动杆菌附着并形成生物被膜。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可以生物被膜菌的方式存在,第3天时在硅胶膜上生物被膜成熟。同时发现细菌形态在被膜形成后发生改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可以生物被膜菌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并对泛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对60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PCR法检测8株泛耐药菌株携带7种耐药基因OXA-51、OXA-23、OXA-24、OXA-58、aac(3)-Ⅰ、gyr A、abe M的情况。结果所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菌药及喹诺酮类抗菌药均产生耐药性;在8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OXA-51、OXA-23、OXA-58、gyr A、abe M基因检测均全部呈阳性;OXA-24基因检测均呈阴性;aac(3)-I基因检测有5株呈阳性,3株呈阴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其耐药机制与多种耐药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调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各种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1582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08至2010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582株,临床分布以ICU最多(484株,占54.5%)。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高,ICU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病区。该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高达90.9%和90.3%。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相对严重,临床须重视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加强院內感染的控制及耐药性的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延缓耐药性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鲍曼不动杆菌铁蛋白(Abferritin)基因,并研究其抗氧化功能。【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氧化应激下Abferritin基因的表达量,并将其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 ET28a以构建重组质粒p ET28a-Abferritin,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重组菌BL/p ET28aAbferritin,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并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该蛋白。比色法测定Abferritin蛋白的Fe2+氧化酶活性,自由基清除实验测定其抗氧化功能。菌落计数法观察重组大肠杆菌在H2O2应激条件下的存活率。【结果】Abferritin基因在氧化应激下表达增高。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通过Ni2+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Abferritin蛋白。该蛋白具有Fe2+氧化酶活性,能有效减少氧自由基的形成及提高大肠杆菌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结论】氧化应激能诱导Abferritin基因表达上调,且该蛋白具有亚铁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监测近年临床标本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64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方法,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1制定的最新规则及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结果:在统计年限内,我院共分离出不动杆菌84株,鲍曼不动杆菌64株,占不动杆菌的76.1%,其中痰标本分离出49株,占76.5%;尿标本分离出3株,占4.6%;分泌物标本分离出12株,占18.7%。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严重,除亚胺培南外,其耐药率在10.0~84.8%之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性逐渐增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AmpC酶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韫秀  苏青  张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7):671-672,F0003
<正>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益增多,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并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已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而其体内产生的AmpC酶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1-2013年临床分离出的10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03株,主要分离自痰液(85.4%),其次为分泌物及脓液和尿液标本。其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ICU和呼吸内科。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广泛。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且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及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台州医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及脑外重症监护病房(SICU)2006年1月出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同源性。方法运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仪对分离自2006年1月ICU和SICU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8株进行菌种的重新鉴定,采用微量板稀释法测定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等17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配能采用K-B法测定耐药性)。采用PCR对8株菌株进行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8株菌株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和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均显示出较高水平的耐药;8株菌株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脉冲场凝胶电泳证实其为同一克隆。结论本组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株,同一克隆株在不同感染个体的相互传播,导致了这次院内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69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连市友谊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7年至2009年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到的69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2007年检出112株(7.1%),2008年检出210(11.3%)株,2009年检出372(14.7%)株;在所有临床送检的标本中,痰标本中的检出率最高,占88.7%;在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对美罗培南最为敏感,其次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耐药率也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2.
2002-2004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现状。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Kirby-Bauer法对19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分析试验结果;分析感染患者基础疾病特征。结果3年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267株.96.25%分离自住院患者。3.75%分离自门诊患者。该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呈多重耐药。多重耐药菌株在逐年上升。它主要引起住院老年人和严重外伤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Microbial biofilms are considered as virulence factors. During the present study, 34 clinical strain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olated from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two tertiary care hospitals, were examined for biofilm formation. These strains showed high variability in biofilm formation. Furthermore, no relation could be found between the ability of biofilm production and molecular type, carbapenem resistance, site of isolation of the clinical strains of A. baumannii and disease severity. Interestingly, in two cases an increase in biofilm formation could be detected in A. baumannii isolates cultured from the same patient upon prolonged hospitalization.  相似文献   

14.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抗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4年12月-2005年9月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从163株标本中分离出15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20.51%),其次是亚胺培南(38.46%);临床常用6种抗菌药物治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β-内酰胺酶抗菌抑制剂作为第一线抗菌药物。病情严重尤其是全耐药时可联合用药,可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长期住院老年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特征,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9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自老年病区长期住院患者的52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析菌株的耐药性、产酶类型、生物膜形成能力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菌株主要分布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分离的标本以痰标本为主,占86.54%。5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最高,占76.9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30.77%,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以上。产酶阳性率为82.69%,其中产其他水解酶的菌株最多,占63.46%。生物膜形成的检出率为5.77%。6株广泛耐药菌株共检出9种耐药基因。结果提示,从老年病区长期住院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严重。因此,医院感染控制应以呼吸重症监护室为重点,同时加强对生物膜阳性菌株所分布病区的耐药性监测和消毒隔离,以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其基于内在性和获得性的耐药机制,导致全球抗感染领域面临巨大挑战。目前,针对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尚无有效治疗方案,本文对其可选用的治疗药物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情况及对20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送检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微生物方法操作,用Vitek—Systems ATB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分析仪,并结合传统手工非发酵微量生化管编码补充试验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及法国梅里埃ATB试条。结果11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93株(83%)来自于上呼吸道(痰液及咽拭子):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索),喹诺酮类(环丙沙星),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具有较高的敏感率。对β-呐酰胺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检测的11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占54.5%(61/112),三重耐药株占14.8%,而在这些多重耐药菌株中,大于三重耐药的菌株就占到6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应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阻止多重耐药菌株的播散,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监测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e,ICU)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检出率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为临床防治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耐药监测软件WHONET 5.4回顾分析收住综合性ICU患者送检的各种标本中Ab检出率和耐药率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上海某综合性医院不同科室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同源性及耐药状况,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重复序列PCR技术(REP-PCR),对51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1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13个基因型,其中A型16株,为主要流行型别;C型、D型各6株;M型有5株;E型、F型和G型各3株;B型、H型和K型各2株;I型、J型、L型各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呈现出多重耐药的现象。其中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均为33.3%;对头孢唑啉耐药性最高,为1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该院存在着以A型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的感染流行,估计该型菌株可能以克隆株的形式播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很强,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