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王智 《四川动物》2007,26(1):101-102
枇杷园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其空间分布型主要由枇杷园蜘蛛本身的生殖水平、游猎型和定居型数量的多寡,主要目标害虫的数量及分布,气候环境的变化及其越冬生态习性,枇杷园蜘蛛的种群密度及其种间竞争程度决定。  相似文献   

2.
李生才  杨福田 《蛛形学报》1997,6(2):107-111
1996年5月上旬至下旬,在山西运城地区临猗县,选择高水肥及中水肥棉田进行蜘蛛混合种群空间格局的调查分析。用经典频次法分析,大部分样本符合负二项分布,少数样本有多解和无解现象。9种聚集指标结果均符合聚集分布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种指标可按其性质分成3类。Iwao M~#-m模型为M~#=3.5151 1.4765 m,改进的M~#-M模型为M~#=2.6423 1.9587 m-0.0246 m~2,Taylor的幂法则式为S~2=22.089M~(2.6466),其结果均为聚集分布。应用以上分析结果,建立棉田蜘蛛混合种群调查的简化抽样方案。用零样出现的百分率来估计百株蜘蛛数量的指数回归式为:P_O=(0.6011/(0.6011 m)~(0.6011);用有蜘蛛的株率来估计百株蛛量,则用以下指数回归式:Y=256.52~(1.5345)。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稻田蜘蛛混合种群发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对中国稻区 117个样点蜘蛛物种数与个体数进行空间插值 ,获得稻田蜘蛛混合种群数量专题地图和个体数量发生专题地图 .根据所得专题地图 ,分析了不同水稻种植区蜘蛛种群发生以及不同稻区的生态特征 .研究结果如下 :在北纬 35 .5°以南的水稻种植区域 ,蜘蛛种群与个体发生量较高 ,种群一般在 13种以上 ,个体数一般在每 10 0丛禾 10 0头以上 ;在北纬 35 .5°以北的水稻种植区域种群一般在 11种以下 ,个体数一般在每 10 0丛禾 47头以下 ;在北纬 35 .5°以南的水稻种植区域的年降雨量、年无霜期和 7月平均温度要高于在北纬 35 .5°以北的水稻种植区域 .在北纬 35 .5°以南的水稻种植区域的年日照时数要低于在北纬 35 .5°以北的水稻种植区域 .  相似文献   

4.
稻田蜘蛛群落优势种群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稻田蜘蛛群落优势种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oes.et Str.和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Boes.et Str.)种群的重建过程。食虫沟瘤蛛种群的重建过程基本上体现过程基本上体现了由近而远、由稀而密的规律;拟水狼蛛种群则只能观察琉由稀布密的现象。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种库,增加种库中食虫沟瘤蛛和拟水蛛的数量,将有助于稻田蜘蛛群落优势种群的重  相似文献   

5.
The results make it clear that there are total 11 families, 29 genera and 43 species of spiders in the rice field of Dong Fang Hong Farm. Among them, there are 8 families, 19 genera and 28 species in the early rice field, and 10 families, 27 genera and 36 species in the late rice fiel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in rice fields was different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rice plant.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early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was aggregative, random and aggregative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late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uniform, aggregative and unifor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6.
早稻田蜘蛛和目标害虫空间分布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在早稻不同发育期,对稻田蜘蛛及目标害虫飞虱和叶蝉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其分布型随水稻发育期的变更而变化,为害虫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的稻田灰飞虱与蜘蛛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调查,用地统计学方法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及其重要天敌蜘蛛的时空动态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变差函数模型的拟合及空间格局的分析,得出灰飞虱长翅成虫、若虫与蜘蛛的变程范围相近,结构性强度的范围相近,但同一时间灰飞虱与蜘蛛的变程和结构性强度则均不尽相同;灰飞虱若虫与蜘蛛自始至终为聚集分布,但灰飞虱长翅成虫与蜘蛛的分布型则有差异,在某些时间为均匀分布。用普通克立格方法作出空间分布图,在时间序列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稻田蜘蛛与灰飞虱成若虫的空间分布均有相似性,尤其与若虫相似性更强,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空间跟随现象,且空间跟随现象与灰飞虱虫量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天气、稻田环境、灰飞虱其他天敌以及蜘蛛其他猎物的存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空间跟随又有着相当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旁遮普中部地区稻田蜘蛛的活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巴基斯坦旁遮普(Punjab)中部稻田中蜘蛛群落的多样性与特征,我们在Punjab的4个主要产稻区Lahore、 Sialkot、 Sheikupura、和Kasur使用陷阱诱捕以及吸虫器进行研究, 共记录了隶属于12科30属40种的27658头蜘蛛.采样地区间有相似的科别 以及组成,总体多样性以及均匀性无差异.然而,多度以及丰富度随不同取样地点而异.蜘蛛的群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受洪水以及杀虫剂的影响.农田蜘蛛的组成随作物组成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于2011年4月初到2013年10月底,在崇明岛上沙地区选择6个代表性区域,采用捕捉、扣管、扫网和陷阱法对蜘蛛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和定点采集,共采集蜘蛛标本700头,初步鉴定出蜘蛛63种,隶属13科38属,另有8种鉴定到属。该地区蜘蛛优势种类是跳蛛科、肖蛸科、园蛛科、狼蛛科。文章介绍了蜘蛛种群年度消长规律,同时探讨了不同环境因子的变化对蜘蛛种群的影响,分析表明:蜘蛛种群密度与生境和农药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蜘蛛适宜生存的温度在15℃~35℃,适易的相对湿度在65%-85%。  相似文献   

10.
闽粤琼稻田蜘蛛的优势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在广东、海南、福建3省的3个稻作亚区选取27个样地,调查早、晚稻田蜘蛛群落,分析各种蜘蛛的优势度。结果表明:食虫沟瘤蛛和拟水狼蛛是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Ⅰ_1)早稻田的优势种,四斑锯螯蛛、拟环纹豹蛛和一些地区的拟水狼蛛是晚稻田的优势种。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Ⅱ_3)的食虫沟瘤蛛和拟水狼蛛是早、晚稻田的优势种,四斑锯螯蛛和锥腹肖蛸是部分地区的优势种。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Ⅰ_3)的拟环纹豹蛛、四斑锯螯蛛是晚稻田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1.
负二项分布与昆虫种群空间格局分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农业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种群密度的正确估计是实施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案的先决条件,因此,抽样方法一直被列为昆虫学,生态学和植物保护科学中最重要的基本  相似文献   

12.
稻田青翅蚁形隐翅虫成虫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青翅蚊形隐翅虫成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①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②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③m^n-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m^n=0.0099 2.4753m,表明属于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根据聚集均数(λ)测定结果,分析了聚集原因.在分布型研究基础上,探讨了资料代换模型、Kuno's种群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13.
秦岭华山松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基于相邻格子样方的野外取样方法,运用统计生态学的样方方差法、Greig-Smith格局分析法和Kershaw格局强度分析法对秦岭林区不同年龄阶段华山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格局规模、格局强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空间分布型的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国法  徐汝梅 《生态学报》1998,18(5):516-522
具合影个研究了广义空间分布型和复合空间分布型的形成问题,解释了空间分布型的形成机理,并给出了11种广义空间分布型和9种复事空间分布型;同时提出了空间分布型的3种判定方法:扩散系数法、空间相关法和参数变动法,它们以可用于区分常见的空间分布型,也可以用于判定分布型的形成过程;为研究空间分布型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以马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是复合负  相似文献   

15.
甘蓝和白菜上桃蚜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树生  汪信庚 《昆虫学报》1996,39(2):158-165
1999-1992年在杭州郊区菜区连续调查了10茬结球甘蓝、19茬白菜上桃蚜Myzus Persicae种群的分布图式。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多项空间聚集指标,分析了各项指标与密度的相关性,然后选择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的K值,描述了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两类蔬菜上桃蚜种群全年呈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规律。一年中5月和11月前后有两个明显的扩散高峰;在蚜虫迁离本田的6~7月和重新迁入本田的9-10月前后则有两个聚集高峰。在一季作物上的聚集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因季节而异,春夏季为高一低一高,秋冬季从高往低呈持续下降,而冬春季则呈上下随机波动趋势,文中最后对桃蚜种群空间图式及其时序动态特征的成因,尤其是气温和植株营养条件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黄斑苇鹊是夏候鸟,每年5—8月在上海奉贤县沿海新海塘繁殖。本文对其繁殖期种群分布型等进行研究,并用Poisson法测定。研究表明该种鸟巢的空间分布属于集群型。集群分布之巢占64.04%;每群6.08±1.76只,结构较为松散。其巢的空间生态位是芦苇层次中的中层。文中还讨论了生态位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位分离、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变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三棱藨草群落是生长在海岸带滩涂原生裸地上的原生植被,在上海地区分布面积达20多万亩。本项工作研究了上海市南汇县东海农场海堤外侧滩涂上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和分布格局。根据滩涂高程以及海三棱藨草种群生长状况,可以划分成三个地带,即地带A,海三棱藨草与芦苇群落交错区;地带B,海三棱藨草种群生长最适的中潮位地带;地带C,梅三棱藨草种群定居地带。由于三个地带内,生境条件不同,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有明显差异。从地带A至C,海三棱藨草种群的分布格局依次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或群聚分布。其空间分布格局在随时间变化的同时也在空间上改变其位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results make it clear that there are total 11 families, 29 genera and 43 species of spiders in the rice field of Dong Fang Hong Farm. Among them, there are 8 families, 19 genera and 28 species in the early rice field, and 10 families, 27 genera and 36 species in the late rice fiel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in rice fields was different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rice plant.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early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was aggregative, random and aggregative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late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uniform, aggregative and unifor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