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國醫學科學院為了加强各項研究工作,最近進行了所、系、室的調整,成立了學術秘書處。現本院北京部分是由勞動衛生研究所及十個學系組成的,与生理科學有關的學系有:生理學系、病理學系、实验生物學系、抗生素學系、生物化學系、藥物學系及營養學系。為了制定1957年研究工作計劃,本院11月底邀請了在京院外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中國的生物化學研究可以說是在三十五年前開始的,在此之前雖然也有一些工作,但為數極少,且大多數是中國人在國外做的工作。1927年中國生理學雜誌發刊以後,給予了中國生物化學的發展一個有力的刺激,研究隨之活躍起來。但由於反動政府對於科學的不重視,我國的生物化學還是不能蓬勃地發展,僅在北京協和医学院吳憲领导的實驗室有比較集中、比較有系統的工作,特別是在營養、臨床生化、蛋白質和免疫化学  相似文献   

3.
營養素供給量標準是評論膳食調查結果和改善人民營養狀况的準繩,也是制訂國家食物生產計劃重要依據之一。二十年來,近代的營養學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維生素方面的研究,進步得更快。世界上一些科學先進的國家根據科學研究結果,隨時修改他們所制訂的標準,這樣的措施使科學理論的改進,即時地得以在實際上應用。1938年,中華醫學會營養委員會曾根據前國際聯盟健康組所制訂的營養需要量的標準和我國人民  相似文献   

4.
在東北區各中學用的植物學課本中“芽的营养”一课里提及:“……無胚乳的胚雖然能開始生長,但是很快的就被饿死。被切去胚乳的胚,只在含有有機物和無机物的营养液內,才能生長……”。而该课的问题中,也问:“怎样能够把被切去胚乳的胚培養成茅?”這就涉及胚培養的問題。胚培養的研究已有50年的历史了,特別是最近20年來,研究的人增多,技術漸漸完善,效果大大提高,給今後研究營養物質、後熟作用育種和其他生長生理等问题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這种培養,一般都是在消毒  相似文献   

5.
馬鈴薯退化現象是生產上的关键性問題。要保證獲得高額而穩定的產量,必須消滅退化現象、應用品質優良的播種材料。近幾十年來的科學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闡明了有关退化的诸般原因,其中有長期營養繁殖而導致退化的學說、病毒學說、以及生態學說等等。這些學說對於指導生產實踐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李尼克在1955年第4期蘇聯植物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引起了我國科學界的注意。译文刊載在植物生理学通訊和植物病理學譯報上。李尼克批判和否定了其他学說,同時提出了自己的自然衰老的学說。從過去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生產實踐的經驗兩方面來檢證李尼克的學說,覺得值得商槯之處很多,以下將提出一些主要的問題和意見,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关於棉花灌溉生理指標問題的研究,在農業實踐上有很重要的意義。過去在實踐上一般進行此項研究工作的是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王德彰、张雄偉、嚴文清三同志,北京水利科學院冼鼎芸同志,以及南開大學孫昌祖同學。 1)本文是实習總結報告,對材料的整理分析和提出的意見有不當之處,全由我個人負責。  相似文献   

7.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是許多生物學家所戚興趣的問題。要闡明這個問題中的化學過程,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對於生物化學家來說,這是一件很艱鉅的任務;主要原因是由於(1)蛋白質的化學結構非常複雜,及(2)現在還不能採用一般無細胞的酶製劑來進行蛋白質合成的研究。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對於蛋白質生物合成問題的探討,雖然是累  相似文献   

8.
前言我們在蘇聯四個多月(1956年下半年)的時間中,只是重點地參觀和学習了病理生理学中某些個别的問題。因此,很難在這篇報告中介紹蘇聯病理生理學研究範圍的全貌。這裹只準備就放射醫學問題的研究情况,簡略地作一介紹。由於原子能在現代工業、農業、和醫學上日益廣泛的應用,以及帝國主義者不斷進行核子武器製造舆試圖來威脅人類的和平生活,促使蘇聯的黨和政府不得不重視放射  相似文献   

9.
半侧發汗現象是汗腺生理方面的一個頗饒興趣的問題。自從久野氏於1934年發表了這一發現之後,有許多日本生理學者企圖闡明其機制,陸續有人發表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目的在於綜合而簡要地介紹這方面的成就。久野氏注意到,在盛夏的不眠之夜躺在床上,身上常為汗所濡濕,仰臥時兩臂濡濕的程度相似,側臥時則下面靠床的胳臂比上面的那隻胳臂乾。緒方、市橋二氏對此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理學的研究在蘇聯受到了廣泛的注意。在我國對植物學的這一部门的興趣是在十九世紀後半葉隨着俄羅斯的學者法明欽——他發展了植物生理学的化學方向——和季米里亞捷夫——他以其對於葉綠素和光合作用的研究而著名——的工作而產生的。後者是一個有才能的普及工作者,他在引起對植物生理的興趣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他也敍述了這門科學的主要問題。此後植物生理学為下列幾個人所進一步發展:帕拉琴以他在呼吸作用的酶本質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標誌着生物學中創造性的米丘林學派底勝利的、全蘇聯列寧農業科學院1948年的歷史性的會議以後,蘇维埃生物科學便走上了新的道路。這在本文所要講到的生物學中的一個部門——動物發育規律的研究方面,亦有同樣的反映。蘇聯的學者不對個別的關係和個別的現象作片面性的分析研究,而規定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自然科的教學中正確的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用些什么方式、方法,以進行得非常生動自然,給學生以高度的信服力,產生很大的教育效果的問題。這一直是我校自然組全體同志年來苦心探亲的問題。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可是老總結不出一套比較有系統的經驗出來。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本教研組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可分為以下四類:(1)蛋白質化學;(2)與蛋白質代謝有關的酶;(3)營養学及(4)血中氨、谷氨酸與谷氨醯胺的研究等。此外,將近完成的研究工作有(1)碘化油預防大鼠缺碘性甲狀腺腫的研究及(2)碘化油的精製。後者係為供應X射線攝影的需要而進行的;現已將製品交臨床教研組試用。茲將上列各項工作的進行情况簡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去年五月間蘇聯專家伊萬諾夫在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報告中,特別指出了我們常用的小麥行距過大的缺點。他肯定的說,如果把行距縮小,就能提高產量。1952年8月4日蘇聯農學專家盧森科在京郊雙橋機耕學校報告“蘇聯小麥栽培技術”,也談到小麥密植問題。因為小麥密植是蘇聯農業科學工作者和農場工人、集體農莊莊員多年實践、研究的成果。密植是小麥增產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增產方法中最容易做到的一項,可是目前我國農民還存在着保守思想,甚至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一.問題的存在植物器官的脫落,是植物生活中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秋天的落葉及花謝後的落花及果實成熟後的落果,都是人們所熟悉的事實。植物學者在很久以前,就注意過這個現象,從解剖學及生理學等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但是,以人為的方法來防止或加速某種器官的脫落,因而符合於农業生產上的利益,還是最近一、二十年,植物生長素被應用到這個領域來以后的事情。在植物體中曾脫落的器官是很多的。除了我們熟悉的落花、落果、落葉以外,尚有枝條、頂芽、樹皮、小葉片、托葉、花蕾、花序、花蕚、花冠、雄蕊、花柱、種子等。這些器官,不論在發育的  相似文献   

16.
新的生物學教學大綱是建立在米丘林學說的基礎上的,它要求我們生物學教員根本改進自然科學教學工作的佈置。我們應該教給學生們可靠的、有系統的米丘林生物學基本知識,用下列的方法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的基礎,把他們武裝起來:闡明有機體與其生活條件有統一的關係,使學生們通曉管理有機體的發育與形成的方法的科學基礎。我們必須培養學生們具有蘇維埃愛國主義及民族自豪感,使他們認識到社會主義農業的成績,認識到我們祖國的科學家們在研究活的自然界的發展規律和研究改造它使它有利於人民  相似文献   

17.
初中植物学第五章講授植物的葉,標题為“葉—製造有机物的器官”,這就明確的指出了葉的功能——光合作用是這一章重點教材.和其它各章一样,這一章教材的编寫,是以生理學方面为中心的。 結合植物教學所作的光合作用實驗,要說明這樣的兩个問題:第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須有阳光,必须有二氧化碳氣體。第二,光合作用產生澱粉,也產生氧氣。為了證明這些問題的真實性,就需要作下列的實驗: 1.不見阳光的绿色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這實驗用見阳光的和不見陽光的綠色葉子對比着观察:  相似文献   

18.
導言病理生理学是醫學的基礎理論科學之一,它的任務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病因學)、疾病發展過程和歸轉的規律(發病機制),即恢復健康(痊愈機制)和死亡的規律。簡言之,病理生理學就是患病機體的生理學。和其他醫學科學一樣,病理生理學是在生物学、生理學、生物化學及形態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正常生理學來說,病理生理學以生理和生化的方法研究患病時生理機能的變化;對主要以形態學方法來探討疾病發生機制的病理解剖學來說,它們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系,共同的為臨床實踐而服務。  相似文献   

19.
劍蔴的開花和它的階段發育情况,在植物生理學通訊1956年第二期,曾經由筆者做過一次簡單的報導。說明了一些田間的视察現象,提供了一點意見,希望各有關方面對於劍蔴的生理問題給予相應的注意,尤其是協助生產部門來解決目前面臨的種苗問題。 劍蔴栽種面積的發展是随着航海漁業和其它纖維工業的發展而產生的。而且目前各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本刊以登载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及藥理學等生理科學的原著,即研究報告為主,此外研究簡報、新的實驗技術介紹、書評等亦酌量刊登。二.來稿一律用本國語體文寫作,原著須附外文提要,用俄、英、德或法文寫均可,但必須用打字機雙间打;其他文章一般不附外文提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