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栗山天牛幼虫龄数和龄期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是危害我国东北柞树天然林的重要蛀干害虫, 长期营隐蔽性生活, 3年发生1代, 防治困难。幼虫的龄数和龄期测定是害虫预测预报以及制订其科学治理策略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08-2011年通过林间定期解剖受害树进行取样, 在辽宁省宽甸县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栗山天牛幼虫, 分别测量幼虫上颚长、 主单眼间距、 前胸背板宽、 中胸气门长和体长等5项形态指标, 利用频次分析的统计方法, 测定了栗山天牛幼虫的龄数。结果表明: 栗山天牛幼虫有6龄, 雌雄性幼虫龄数相同。上颚长、 主单眼间距和前胸背板宽3项指标均可用于分龄, 中胸气门长和体长变异较大, 不宜用作幼虫龄数划分。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计算1-6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9.25, 266.85, 48.09, 51.29, 260.33和385.71 d, 幼虫期共1 021.52 d。在我国东北地区, 自然条件下栗山天牛世代发生非常整齐而且高度同步, 完成1代发育需跨越4个年份, 幼虫经历3次越冬, 第1年以2-3龄幼虫越冬, 第2年主要以4-5龄幼虫越冬, 第3年全部以末龄幼虫越冬。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栗山天牛幼虫期的生物学特性, 为生产上合理防治该害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阎卫明  汪有奎 《昆虫知识》1997,34(5):281-282
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piceacolaXiaoetZhou的幼虫隐藏于虫粪结成的虫巢内,在取食针叶时将头、胸伸出虫巢,停息或受惊扰时即缩回。由于虫巢质地紧密、不易拉开,因此确定该虫龄期及发育进度很困难。曾有报道云杉阿扁叶蜂幼虫龄期为5龄[1],而各龄期幼虫取食量及虫体大小未见详细报道。为了确定此虫的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阈值,获得可靠预测预报资料,我们于1995年在甘肃省山丹县大黄山林场对云杉阿扁叶蜂幼虫头宽、体长、龄期及取食量作了详细观测,现将结果整理如下。更方法(1)林间选择大小均匀的二年生青海云杉枝条,将刚孵化的幼…  相似文献   

3.
星天牛幼虫龄期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测量了人工饲养的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幼虫的9个形态结构数据,运用频次分布、均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星天牛幼虫可分5龄,其额宽是最佳的分龄结构,其次是上颚长和上颚宽。  相似文献   

4.
李毓晶 《昆虫知识》1994,31(3):163-164
在前文[1]中,作者报道了牧鹿蛾AmafaPasus(Leech)的生物学特性。在这一研究中,发现该虫幼虫有15~16龄的龄级,在鳞翅目昆虫中是罕见的。为了证实这个发现,从1983~1991年我们重复进行了饲养和观察研究,肯定了该虫有15~16龄的龄级。1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是将野外捕捉的牧鹿蛾成虫放养虫笼中产卵,再将卵移至培养皿中,待其孵化。孵化后的幼虫用小毛笔分别移到另外的培养皿中饲养。1983~1987的5年中每皿放幼虫1~20条。用蚧虫,竹节上的粉末、笋箨、米饭花、女贞等新鲜树叶和干枯的嫩叶、花蕾等分别饲养。从1988~1991年采用每皿饲养1…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了人工饲养定期取样的方法,测定了背摇蚊Chironomus dorsalis(Anderson)幼虫的龄数以及各龄的龄期。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头壳长、颏中齿顶端至冠突前缘间距离、头壳宽、颏宽、颏中齿宽、触角长、触角基节长、触角比(触角基节与其余各节的长度之比)等8项指标,以期得到区分和判定幼虫虫龄的最佳形态特征及指标。运用频次分布、均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8项指标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背摇蚊幼虫可分4龄,触角长可作为理想的分龄特征和分龄指标,其次是颏中齿顶端至冠突前缘间距离和颏宽。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计算1-4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1.32 d、2.00 d、7.51 d和8.39 d,幼虫期共为19.22 d。  相似文献   

6.
眉斑并脊天牛幼虫龄数及各龄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赖开平  陆温  刘德星  骆峥嵘  高鹏宇 《昆虫知识》2008,45(1):138-140,F0002
测定头壳宽度室内观察结果表明,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Fabricius)幼虫有4龄。1~4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66±0.20),(1.45±0.20),(2.22±0.23),(3.26±0.29)mm。其龄数(Y)与幼虫头壳宽(X)度符合关系式Y=0.2975+1.1606X。在25℃条件下,1~4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5.25±0.60),(4.94±0.58),(5.98±0.63)d和(22.92±1.28)d,整个幼虫期为(39.09±2.14)d。还对眉斑并脊天牛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沙地云杉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本文用种群大小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研究了沙地云杉种群的大小结构、分布格局和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样地1、2、3、5的沙地云杉种群属于增长型,样地4的沙地云杉种群为稳定型,将样地1、2、3作为一块样地,其分布格局为集群型,但从幼树到大树,则由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8.
沙地云杉种群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地云杉种群稳定性研究郑元润徐文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StudyonPopulationStabilityofPiceamongolicaonSandyLand.ZhengYuan...  相似文献   

9.
川硬皮肿腿蜂幼虫龄期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霞  周祖基  蒋学建  杨伟  尹鹏 《四川动物》2005,24(4):537-539
通过对川硬皮肿腿蜂幼虫头壳宽度和长度的测定,推断该虫幼期有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1221±0.0017,0.1574±0.0019,0.2030±0.0019,0.2454±0.0020,0.2886±0.0035 mm。经统计分析得到其龄期y与幼虫头壳宽度x的关系式为y=23.72x-1.8222。1~5龄幼虫的头壳长度分别为0.07946±0.0017,0.1039±0.0013,0.1260±0.0014,0.1624±0.0016,0.2008±0.0032 mm。经统计分析得到其龄期y与幼虫头壳长度x的关系式为y=32.694x-1.3977。同时得出幼虫头壳长度y和头壳宽度x的关系式为y=0.7159x-0.011。  相似文献   

10.
明确圆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abinae Xu et He(1989)幼虫的最佳分龄指标、幼虫龄数与各虫龄龄期,为探明圆柏大痣小蜂幼虫期的生长规律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测量圆柏大痣小蜂幼虫上颚关节宽、头宽、体宽和体长4个形态指标,利用频次分布推测幼虫龄数,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判断圆柏大痣小蜂幼虫的最佳分龄指标并验证幼虫的龄数。将最佳分龄指标作为龄期判断依据,根据测量结果对其幼虫龄期进行划分。圆柏大痣小蜂幼虫共划分为5个龄期,上颚关节宽为圆柏大痣小蜂幼虫龄期划分的最佳形态指标,各龄幼虫的历期约为30 d、200 d、30 d、30 d、15 d,共305 d,主要以2龄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