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能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别从浸种液中无机离子的浓度、可溶性糖的浓度以及溶液的pH值,研究了低能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定剂量的氮离子注入大豆种子后,其无机离子、可溶性糖、酸性物质的泄漏量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而且其长势好于对照组,说明离子注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豆遭受的吸胀冷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粤油 116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为材料,对不同处理种子的除子叶“种胚”(以下简称“种胚”)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花生种子活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种胚”内出现一种新蛋白质( pI6.2、MW 10 KD),随种子老化程度加深,含量逐渐增多.我们认为该蛋白质与花生种子老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可作为该种子老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粤油 116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为材料,对不同处理种子的除子叶“种胚”(以下简称“种胚”)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花生种子活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种胚”内出现一种新蛋白质( pI6.2、MW 10 KD),随种子老化程度加深,含量逐渐增多.我们认为该蛋白质与花生种子老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可作为该种子老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低能氮离子注入西瓜胚芽的存活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西瓜胚芽为材料 ,研究了低能氮离子注入植物活体组织的存活率和二甲亚砜 (DMSO)预处理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真空冰冻对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离子注入损伤是植物活组织在离子注入时存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在能量为 2 5 ke V,总剂量为 3.9× 10 1 6ions/ cm2 ,脉冲剂量为 1.3× 10 1 4 ions/ cm2 的注入参数下 ,1%的 DMSO预处理 2 5~ 35分钟可以降低失水率并大大提高胚芽的存活率。由此讨论了进一步扩大低能离子注入的应用范围 ,以及在果树、花卉和无性繁殖的作物上进行诱变育种或遗传转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低能离子注入介导外源DNA转化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能离子注入介导外源DNA转化是分子杂交育种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和微牛物的品质改良及种质创新并在农业、工业的生产应用方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本文简述了低能离子注入介导外源DNA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低能离子的注入对受体产生了通道作用、吸引作用、损伤作用和吸胀作用的验证性实验,介绍了该技术在成功创制"玉米稻"、"高蛋白小麦"品系和株系的基础上进行转化植物和微生物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该研究领域包括实验技术、实验材料、实验结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设想.  相似文献   

6.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小麦组织培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通小麦为材料,研究了氮离子注入对小麦花药、成熟胚培养过程中愈伤诱导、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引起花药出愈率下降,但对分化率基本无影响,而且对成苗有利,在处理剂量下,成苗率比对照提高了46.2% ;而离子注入可以在基本不影响成熟胚出愈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愈伤的分化率。  相似文献   

7.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小麦组织增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通小麦为材料,研究了氮离子注入对小麦花药、成熟胚培养过程中愈伤诱导、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引起花药出愈率下降,但对分化率基本无影响,而且对成苗有利,在处理剂量下,成苗率比对照提高了46.2%;而离子注入可以在基本不影响成熟胚出愈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愈伤的分化率。  相似文献   

8.
低能离子注入是我国独创的新型生物诱变技术。该技术以数十至数百千电子伏特能量的离子注入植物体影响基因组结构,实现植物的诱变育种。扩增片断长度多态(Amplified Fragment Lengment Polymorphism,AFLP)是近年来在PCR和RFLP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DNA指纹技术。虽然AFLP技术诞生时间  相似文献   

9.
低能离子注入介导外源DNA大分子转化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低能离子注入介导外源DNA大分子转化作为一种新的遗传育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和微生物的品质改良及种质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果.该文简述了低能离子注入介导外源DNA大分子转化的理论研究进展,总结了该方法在植物和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概况,并就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低能离子注入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能量为25keV的N 不同剂量(2×1016 N /cm2、4×1016 N /cm2、6×1016 N /cm2、8×1016 N /cm2、12×1016 N /cm2)注入新疆小麦种子,研究了N 离子束注入新疆春小麦种子后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幼苗体内的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2×1016 N /cm2 剂量处理小麦较合适,可提高小麦种子的活力,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1016 N /cm2、4×1016 N /cm2 剂量处理对新春2号、新春11号幼苗生长有利,在这两种剂量处理下新春2号三种保护酶较新春11号敏感。  相似文献   

11.
在无外源激素培养基上花生胚能继续发育.渗调物质如甘露醇可抑制胚早萌,维持胚性发育,促进贮藏蛋白质合成和累积.渗调物质对胚离体发育的调控与其提高胚内源AB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氮、碳离子注入诱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N +、C +离子注入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种子 ,统计了种子的发芽指数 (发芽率和发芽势 ) ;用改良的RAPD技术对N+离子注入种子植株的DNA进行11个引物的随机片段多态性扩增。结果表明 ,合适剂量的N+、C+离子注入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 ,两种离子注入种子的发芽率峰值 (分别为92.3 %和74.4 % )都在5×1014ions/cm2;分析N +离子注入材料发现 ,在1×1013 -1×1016ions/cm2剂量范围内 ,基因组DNA的变异率与发芽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变异率峰值 (9.0 % )在1×1015 ions/cm2。结果提示 ,分析低能N+离子诱变效应的最佳注入剂量在1×1014-5×1015 ions/cm2。对N+、C+离子注入的比较发现 ,一定范围内同等剂量C+离子注入的诱变率高于N +离子注入  相似文献   

13.
用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SCB412作为出发菌株,经能量50KeV、剂量1× 10~11~5 ×10~15 ions/cm~2的N~+离子注入诱变处理,以产生可遗传的诱变。 N~+离子注入后,存活率与剂量呈指数衰减关系:log(存活率%)= 8.23- 0.604 × log(剂量),在培养过程中可观察到酵母菌菌落和细胞形态均发生了变化。经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利用正十二烷烃发酵产生长链二元酸的高产菌热带假丝酵母SCB609。在初始正十二烷烃浓度为15%(v/v)下产酸量由43.5g/L上升到73.2g/L。比较两株菌发酵生长特性的差异,产酸过程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超低能重离子注入作物育种的原初物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原子核物理学观点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并举的方法对超级能(〈200kev)重离子(Z≥6)注入作物(小麦)种子进行诱变育种的原初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注入离子本身的射程,还是次级电子,自由基扩散,高温热穗,级联原子和冲击波等次级作用范围都无法触及表皮下面的胚细胞,但注入离子在麦胚内主要元素(C,N,O,S,P,K,Ca)上激发出的特征X-射线,在其强度减弱为原来的10^-3时  相似文献   

15.
经6%-12%Dextran T70密度梯度离心,获得了纯度较高的7d龄花生幼苗下胚轴质膜和液泡膜制剂。150mmol/L NaCl或10℃低温处理花生幼苗24h,其下胚轴质膜上的Mg^2+激活的ATPase活性分别提高了37.6%和17.2%;Ca^2+-ATPase活性分别提高45.8%和33.6%。上述盐或低温处理也提高了液泡膜上Mg^2+激活的ATPase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41.2%和1  相似文献   

16.
鼠胚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体外发育及靶细胞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4天大鼠胚中脑腹侧神经元在体外进行分散培养,用抗酪氨酸羟化酶血清(TH)检测多巴胺(DA)神经元。培养24小时即可见TH阳性神经元,3天后数量开始增加,高峰出现在14天左右,此后逐渐减少。TH阳性神经元胞体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渐增大,核浆比例减少,表明神经元趋向成熟。收集培养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仪(HPLC-EC)测定其中DA递质的含量,在培养最初的72小时内其浓度极低,至15天时为初72小时的50余倍,此后开始下降,与DA神经元的形态发育同步。将中脑腹侧多巴胺神经元与其靶细胞纹状体神经元共培养时.TH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培养液中的DA浓度均为同期中脑腹侧神经元单纯培养时的一倍,TH活性也较单纯培养时为高,表明靶细胞能明显提高DA神经元的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N+注入引起向日葵蛋白质组变异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能离子注入可以引起生物DNA分子结构的变异,但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低能离子注入后所引起的蛋白质诱变效应的研究尚缺乏文献报道。以向日葵种子为实验材料,对N 注入后种子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初步分析,共获得369个蛋白质点,其中包括对照种子中的8个特异点和处理种子中的4个特异点。这些特异点的分子量在15~34ku之间。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发现对照种子蛋白质中的No.29特异蛋白与MADS盒转录因子HAM59有23.48%的匹配率。处理种子中的No.279特异蛋白与亮氨酸拉链蛋白的同源蛋白HAHB-4有23.20%的匹配率。  相似文献   

18.
黄瓜幼苗子叶SOD活性在细胞内的分布是细胞溶质部份最高(占总活性的85%左右),其次是线粒体(占10%)和叶绿体(约4%)。各细胞器的SOD同工酶酶谱均为三条同工酶活性带,迁移率较慢的一条是Mn-SOD同工酶,迁移率较快的二条为CuZn-SOD同工酶。各细胞器的SOD对低温的敏感程度不同,依次为: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溶质部份。叶绿体和线粒体周工酶酶谱的CuZn-SOD活性带,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减弱或接近消失。随着温度的降低,黄瓜幼苗子叶SOD活性的下降和电解质泄漏增加,幼苗逐渐呈现出伤害症状,而SOD活性的显著下降却比细胞电解质大量泄漏的出现要早。耐寒力不同的两个品种在SOD活性及电解质泄漏的变化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