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氨基酸输液的品种繁多,各种品种在临床上用途有所不同,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毒副反应。为了能正确使用、本文从临床角度综述讨论氨基酸输液的选择。把国产和国内使用的几种进口氨基酸输液分为:一、营养用氨基酸注射液;二、代血浆氨基酸注射液;三、肝病甲氨基酸注射液;四、肾病用氨基酸注射液;五、止血用氨基酸注射液;六、小儿用氨基酸注射液等六类进行讨论。并对氨基酸注射液的命名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一、复方氨基酸输液临床使用价值二、复方氨基酸输液的氨基酸组成 1. L型氨基酸 2.必需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 4.E/N比率 5.辅助成分三、复方氨基酸输液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现代静脉营养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临床上的推广使用,在世界先进国家中(日、德、美、法、瑞典等)各种营养用氨基酸输液相继出现。从四十年代的第一代蛋白质水解液发展到五十年代以必需氨基酸为主体的第二代L—型结晶氨基酸输液以及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含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第三代平衡氨基酸输液,近年又出现了第四代高支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现代静脉营养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临床上的推广使用,在世界先进国家中(日、德、美、法、瑞典等)各种营养用氨基酸输液相继出现。从四十年代的第一代蛋白质水解液发展到五十年代以必需氨基酸为主体的第二代L—型结晶氨基酸输液以及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含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第三代平衡氨基酸输液,近年又出现了第四代高支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随着氨基酸在医药上的广泛应用,氨基酸已由原来作为一种营养制品发展为临床上用来治疗肝功能紊乱、男性不育、风湿性关节炎和腐症等疾病,用于利眠和抗抑郁作用等的有效药物,从而获得了高速度的发展。作为一种医药制品,临床使用证明,由于注射结晶氨基酸比水解蛋白的营养价值高和付反应少,因而纯氨基酸代替水解蛋白已日益增加。国外为了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近十几年来,对氨基酸营养输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制了一些具有特殊效能的新型品种供临床应用,其中“复方氨基酸输液”在临床上应用尤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布洛芬注射液与几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通过与不同p H输液配伍,考察24h内的配伍稳定性。结果:与p H=3.2的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检测结果不合格;与p H=4.5的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检测结果靠近上限;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时,p H值对配伍稳定性无影响。结论: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应慎用,临床使用更推荐0.9%氯化钠注射液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与6中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炎琥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观察混合溶液的外观、PH值、炎琥宁注射液的含量以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将炎琥宁注射液与6种注射液配伍6h后,混合溶液的PH值、含量并无明显变化,但是在配伍4h后,除去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符合临床应用规定外,另外的混合液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使用规定。结论:在临床中,将炎琥宁注射液与其他注射液配伍使用的过程中,应最好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这样使用符合临床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输液用的各种配方溶液中都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本文主要介绍这三种氨基酸在糖异生、蛋白质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分解代谢中的作用。同时介绍了这三种氨基酸之间以及与其它氨基酸的拮抗作用,为临床应用这几种氨基酸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现代静脉营养技术飞速发展和临床上推广应用,各种氨基酸输液相继出现。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三种支链氨基酸以往一直作为必需氨基酸成份组成复方氨基酸输液。近年来随着对支链氨基酸在体内代谢特点和生理功能深入研究,发现它们不仅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而且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物质,在氨基酸的营养代谢方面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氨基酸输液已成为现代医疗中不可缺少的药品之一。国外从五十年代末已开始大规模生产,品种、用途在不断的发展,国内已有四种氨基酸输液投入生产。本文重点叙述了氨基酸输液的发展和氨基酸输液组成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近30年来,不少临床医师一直寻找经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期望用这种支持疗法来治疗一些以往很难或无法治疗的危重病人,在临床上,早期应用的氨基酸混合液是酪蛋白,血纤维等蛋白水解液,虽然它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氮源和改善负氮平衡,但不能大量及长期使用,更不能适应多种疾病对氨基酸成分的需要,在临床上容易引起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过敏等不良反应,而且蛋白水解液有较高的可滴定酸度,影响体内酸与碱的平衡,所以研究和生产氨基酸输液以弥补蛋白质水解液不足之处,引起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利用卵清蛋白(提取过溶菌酶)经酸水解,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等工艺,添加损失的色氨酸,配制成氨基酸—山梨醇输液,其氨基酸配比同卵清蛋白模式的氨基酸配比相符合,此模式是一个理想的模式必需氨基酸同非必需氨基酸之比是1:1,E(必需氨基酸)/T(总氮量)=3.2,我们产品E:N=1:1,E/T=3.15。可作高营养液之用。经临床验证疗效较好,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为江苏省生产氨基酸注射液闯开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正> 水解蛋白注射液是目前国内肠道外补充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虽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比较先进,但多种纯品氨基酸缺乏,十几种氨基酸很难备齐,且价格昂贵,故在临床上还不能广泛应用。所以研究水介蛋白还相当必要,是符合实际的。水解蛋白是个相当古老的制剂。在生产原料上,传统使用酪蛋白、纤维蛋白和大豆蛋白;在水介方法上主要采用盐酸或硫酸水介,其次则为胰酶水介。在精制脱酸时,应用钙,钡沉淀硫酸。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脱去氯离子。酸水介方法适用于大批生产,但由于色氨酸大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氨基酸在营养和保健等方面的用途已被人们所熟悉。由不同氨基酸复合组成的有各种用途的氨基酸输液也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氨基酸除作为人体的营养要素外,大多数氨基酸各自都有一些特殊的治疗作用。这方面国内尚未见系统的报道。作者根据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在这里对一些氨基酸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十余年来,结晶氨基酸输液的研制和生产得到了飞跃发展。它在输液疗法中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1852年,Bidder等就发现给予蛋白质能明显影响氮平衡。1904年,Abderhalden等首次用酶水解蛋白质,制得含肽和氨基酸的溶液。1914年,Henriques等给山羊静脉注射肉蛋白水解物。直到1937年Elman才在人的肠胃外营养中使用蛋白水解物。美国于1944年正式投入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提起输液,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葡萄糖输液,这是最常见又最常用的输液,实际上输液何止葡萄糖输液一种。输液可分营养输液和代血浆两大类,营养输液用以供给人体必要的各种营养,包括糖、醇、氨基酸、脂肪、电解质、维生素等共30余种,代血浆用以补充体内损失的液体。糖、醇、脂肪作为能源。糖使用最多,其中葡萄糖最符合人体生理上的要求,它能为脑代谢直接利用,所以临床上最常见。脂肪是以乳化植物油乳剂形式供应的脂肪热值高,每克含9卡热量,渗透压低,可高浓度从外周静脉注入体内供应大量热量,一升20%脂肪乳  相似文献   

17.
<正> 美国麦克高药厂(MCGAW)Hepatamine 8%Amino Acid Injection(肝安,3%氨基酸注射液)系治疗肝昏迷、肝硬化和慢性肝炎较为理想的氨基酸输液,目前该药在美国尚属医院临床治疗用品,尚未正式投放国际市场。今年初,广东省人民医院曾因特殊需要,通过日本领事馆关系直接向该厂购进试用,临床实践表明,对肝昏迷病者治疗效果显著。该产品出厂价格每瓶90美元,而我厂仿制品成本在15美元以下。该产品的研究成功将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了有效治疗药物,节省外汇,因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全国药用氨基酸座谈会在宜昌召开为了加速我国药用氨基酸工业的发展,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于1985年10月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氨基酸座谈会,会期五天,参加会议的有总公司所属分公司(局)、科研、药厂、情报等29个单位46名代表。会议介绍了国外氨基酸工业的进展和交流了近几年来国内氨基酸(?)料和制剂的科研和生产的进展情况,回(?)1978年青岛会议以来取得的成绩,至今已有12种氨基酸输液品种鉴定投产,年产量已超过250万瓶、输液配套用的氨基酸原料也已有11个品种通过鉴定或投产、解  相似文献   

19.
<正> 近30年来,不少临床医师一直寻找经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期望用这种支持疗法来治疗一些以往很难或无法治疗的危重病人,在临床上,早期应用的氨基酸混合液是酪蛋白,血纤维等蛋白水解液,虽然它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氮源和改善负氮平衡,但不能大量及长期使用,更不能适应多种疾病对氨基酸成分的需要,在临床上容易引起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过敏等不良反应,而且蛋白水解液有较高的可滴定酸度,影响体内酸与碱的平衡,所以研究和生产氨基酸输液以弥补蛋白质水解液不足之处,引起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考察疏血通等10种中药注射剂与5种不同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将10种中药注射剂分别与临床常用的静脉输液:质量分数0. 9%NaCl注射液、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质量分数10%葡萄糖注射液、质量分数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在配制0、1、2、4和8h后,分别观察性状,测定pH和不溶性微粒数。研究发现:上述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性状稳定,pH变化符合要求,不同溶媒中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各有差异,且会随放置时间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上述中药注射剂与适宜的溶媒配伍,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可供临床调配使用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