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台湾海峡矶沙蚕科一新属新种(矶沙蚕目:矶沙蚕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台湾海峡底栖多毛类标本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隶属矶沙蚕科(Eunicidae)的一新属和一新种。共有3个标本。现报道如下。 一、新属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近似属的主要区别 矶沙蚕科是环节动物多毛纲重要科之一,迄今已报道7属。其中具5条触手、具触须和具亚足刺钩状刚毛的只有矶沙蚕属:(Eunice)和特矶沙蚕属(Eunipkysa),两属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多毛纲为环节动物重要类群, 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意义。多毛纲的分类体系一直处于变化中。本文根据前人支序分类等研究成果, 综合《中国动物志》等资料, 整理了我国近海多毛纲底栖类群目与科的分类检索。根据Rouse和Fauchald (1997)的分类系统, 中国近海多毛纲的底栖类群可分为头节虫目(Scolecida)、海稚虫目(Spionida)、蛰龙介目(Terebellida)、缨鳃虫目(Sabellida)、叶须虫目(Phyllodocida)和矶沙蚕目(Eunicida)。基于头部、躯干部等附属物形态特征, 整理建立了中国近海多毛纲底栖类群上述六目至科的分类检索表, 考证了该分类方法,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毛纲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对多毛纲系统演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生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叶须虫目(Phyllodocidae)鳞沙蚕亚目动物(Aphroditiformia)软背鳞虫(Lepidonotus helotypus Grube,1877)的鳞片、刚毛等疣足附属物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与Wiwaxia骨片的比较研究,探讨Wiwaxia的系统分类位置。研究结果表明,软背鳞虫的刚毛与Wiwaxia骨片具有以下相似性:1)两者表面均具有浅纵纹;2)均向身体背中线方向倾斜或弯曲;3)着生方式均以刚毛囊或类似根状基的结构插入软组织。此外,文中首次对鳞片上的锥形突起与Wiwaxia骨片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和探讨。结果显示,Wiwaxia骨片与鳞沙蚕刚毛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在形态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如二者的排列方式不同,Wiwaxia骨片上不存在鳞沙蚕刚毛的覆瓦状结构等)。  相似文献   

4.
环节动物在进化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身体分节,具有真体腔的动物,大约有9000种。通常分为三个纲,即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多数生活在海水、淡水和土壤中。多毛纲动物是典型的海洋生物,一般生活在浅滩至四十米深的海底,其中有自由生活的沙蚕,管栖生活、夜间能发磷光的磷沙蚕,以及营寄生生活的吸口虫等。寡毛纲中也有水生和寄生的种类(如水丝蚓生活在淡水中),但主要是陆地  相似文献   

5.
多毛纲栖管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沿海许多地点的早第三纪地层,发现不少有管状结构的化石标本;在新疆和西藏也有类似的发现。其中,江苏北部的管状化石,经笔者的初步研究,确定为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的栖管化石(Polychaeta)。鉴于这类化石,我国过去很少有人  相似文献   

6.
1984年8月—1985年5月,我们在东海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时,采集到环节动物多毛纲(Polychaeta)沙蚕科(Nereidae)沙蚕属(Nereis)一新种。在11个采泥站采到这种标本,共36条,分布水深50—120m,底质主要是软泥和砂泥,个别为泥砂。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秘鲁番茄和多毛番茄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植物名称秘鲁番茄(Lycopersiconperuviaman)、多毛番茄(L.hirsutum)。2材料类别真叶。3培养条件种子播种于珍珠岩和菜园土(1:1)的混合培养上中。子叶展开后每隔1周浇of%尿素。取第3片完全展开的真叶作外植体。基本培养基为MS,添加3%蔗糖、07%琼脂,PH58。(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2mg·L’(单位下同)+IAAO4(秘鲁番茄);MS十个BA2+NAA几2(多毛番茄)。(2)芽分化培养基:秘鲁番茄和多毛番茄均为MS+6BAZ。(3)生根培养基:MS-NAA0.l。培养温度25士Ic,照光16h·d-‘,光照度2000IX。4生长…  相似文献   

8.
四川黑水多毛蚤属一新种(蚤目:多毛蚤科)李贵真,刘连珠贵阳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贵州省贵阳市550004第三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四川省重庆市630000关键词蚤目,多毛蚤科,多毛蚤属,新种四川我们在整理早年所采蚤类标本时,发现采自四川黑水的多毛蚤1...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的山蛭及其吸血习性观察陈广文陈晓虹和振武许人和朱东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新乡453002)关键词河南山蛭吸血习性1分类地位与地理分布山蛭俗称山蚂蟥,在动物分类上属环节动物门蛭纲(Hirudinea)、颚蛭目(Gnathobdelida)、山蛭科...  相似文献   

10.
紫苏腺毛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on)叶上腺毛的研究表明:叶上腺毛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头状腺毛,二是后状腺毛。两类腺毛都是由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由分泌细胞组成的头部构成。头状腺毛的头部由1个、2个或4个分泌细胞构成,其头部呈圆球形或半圆球形。盾状腺毛的头部也由1个、2个、4个或8个分泌细胞构成,其分泌细胞横向扩展使头部呈盾状。分泌盛期,大量分泌物充满角质层下间隙。两类腺毛的原始细胞均起源于叶原基或幼叶的原表皮层细胞,它通过两次平周分裂形成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1个头细胞,头细胞不分裂或依次进行1—3次垂周分裂,分别形成单细胞、2细胞、4细胞或8细胞的头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沿海许多地点的早第三纪地层,发现不少有管状结构的化石标本;在新疆和西藏也有类似的发现.其中,江苏北部的管状化石,经笔者的初步研究,确定为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的栖管化石(Polychaeta).鉴于这类化石,我国过去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和报道,为了引起今后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广西臭蚁属二新种(膜翅目:蚁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发现于广西的臭蚁属2新种。新种平背臭蚁Dolichoderusflatidorsussp.nov.与黑腹臭蚁D.taprobanae相似,主要区别为:1)头部具网状刻点,不光亮;2)立毛及柔毛被丰富,头部和后腹部的柔毛几遮盖刻点,而后者毛被稀而薄;3)头部黑色,而后者头部褐红色。新种毛臭蚁D.pilosissp.nov.也与黑腹臭蚁相似,主要区别是:1)头部具粗密网状刻点,不光亮;2)立毛及柔毛被密集;3)前一中胸背板缝宽而深,并胸腹节基面隆起,不平直。  相似文献   

13.
无脊椎动物中有不少类群,如扁形动物、纽形动物、假体腔动物、头索动物和一些原始的环节动物,以及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幼虫等,具有原肾管。原肾管的基本功能是排除动物体内过多的分,调节渗透压。在结构上。它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具多分支的管状渗压调节系统(Osmoregulatory system)或称排泄器官。曲型的原肾管,在每个小分支的盲端具有一个球茎状的末端器,由于其顶端向腔内发出一束或几根鞭毛。不停地摆动犹如火焰.故称为焰球或焰茎球(flame bulb)。体内多余的水分是从这里进入管腔,并  相似文献   

14.
异腹长蝽亚科─新种(半翅目:长蝽科)刘国卿,郑乐怡(南开大学生物系天津300071)阿拉善势世长螃0卜Ierogasler。彻scan讣US新种n,”(图1、2、3、5、6)体被淡色短毛及较大的刻点。头部黑色,基部中央具一光滑淡黄色小斑,头前端较向前...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海洋纤溶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鉴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环刺螠生活在近海泥沙地区的潮间带和低潮带,自1940年分类后曾归属于螠虫动物门,但是现在越来越认为它是多毛纲环节动物的一个分支。系统研究表明,单环刺螠的体腔液和内脏中含有高活性的溶栓物质,并从这两种组织中通过离心、过滤、硫酸铵盐析、超滤、Q.Sepharose Fast Flow、Sephadex G-75、Sephacry S-100等步骤分离到了一种纤溶酶UFE,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分子量为10.38kDa.利用尿激酶和PBS作对照的功能研究表明,UFE主要是直接降解纤维蛋白,但也表现部分激酶活性,这跟来自环节动物蚯蚓的蚓激酶一样,靠将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降解纤维蛋白。研究表明,UFE是一种免疫原性小、纤溶能力强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6.
水丝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泉 《生物学通报》1995,30(3):12-13,33
水丝蚓韩志泉(首都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037)1分类地位与常见种类水丝蚓是淡水中最常见的底栖动物,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近孔寡毛目、颤蚓科(Tubi.ficidae)、水丝蚓属(Limnodrilus)。本属虫体长35~65mm,体色红褐,成熟个体...  相似文献   

17.
有关节肢动物系统发育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近年来对节肢动物系统发育问题的认识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尤其是支序分析研究方法的使用,以及来自分子系统学和分子发育生物学的证据,成为继比较形态学之后有力的研究手段,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线虫,缓步类和有爪类是节肢动物的近缘类群,而非以前绝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软体动物的环节动物,对于节肢动物门的单系性及其内部类群间关系的问题,目前倾向于认为(1)节肢动物为单系群;(2)由甲壳类,六足类和多足类联合形成单系群-具颚类;(3)与六足类分子系统学两方面研究的支持;对第3点的争议虽较大,但就论据而言确为优势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鲎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授精子方法获取中国鲎的受精卵,室温下完成胚胎发育,实验结果表明:(1)中国鲎成熟卵为黄色或浅黄色,卵经2.7-3.5mm,扫描电镜下厚而韧的卵壳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微孔,精子头部椭圆形,具一盘状顶体囊,尾呈鞭毛状,(2)中国鲎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形成期,附肢原基形成期,组织分化期和快速生长期,从受精到孵三叶幼体约需55d。(3)中国鲎胚胎发育具有发育期长,个体差异大,部分胚胎发生滞育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韦继光  徐同 《生物多样性》2003,11(2):162-168
内生拟盘多毛孢是植物 (尤其是木本植物 )内生真菌的重要类群。分离自红豆杉的内生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microspora)能产生抗癌的代谢产物紫杉醇 ,因而引起了人们对内生拟盘多毛孢研究的兴趣。拟盘多毛孢内生于植物的根、茎、叶及繁殖体中 ,已鉴定的内生拟盘多毛孢有 2 3种。在已调查的植物中 ,内生拟盘多毛孢的定殖率有很大差异 ,在红树 (Rhizophoraapiculata)、椰子 (Cocosnucifer)、西藏红豆杉 (Taxuswallichiana)、茶梅 (Camelliasasanqua)、Fragraeabodenii和Cordemoyaintegrifolia等木本植物中 ,拟盘多毛孢是内生真菌的优势类群。一种拟盘多毛孢可内生于多种植物体内 ,一种植物也可有多种拟盘多毛孢内生 ,其分布与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地域有关。在一定的宿主植物生理条件或外界环境条件下 ,某些内生拟盘多毛孢可转变为寄生或腐生。对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代谢产物的研究表明 ,拟盘多毛孢可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 ,包括抗癌物质 (紫杉醇和粗榧酸 )和抗菌物质 (环己烷类物质、粗榧酸和 pestaloside)。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的资源调查和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多毛螨属Multisetosa Hsu et Wen, 1963建立以来,公开发表的已有6种,目前尚有若干种待整理发表,共可有10余种,Vercammen-Grandjean(1968,1971),Vercammen-Grandjean et al. (1970,1973)认为多毛现象仅是一种次生的特性,并不是属征的属性,故他将好几个具多毛性状的这类螨属置于亚属地位,也包括多毛螨属在内,因之他将多毛螨属仅作为佐毛螨属Sasacarus Brennan et Jones, 1959的一个亚属。但(1973)以及温廷桓、柳忠婉(1973)则仍认为是属级阶元。所以是一个有争辩的问题。 本文认为多毛螨属与佐毛螨属显然是不同的属。因为在列螨科Leeuwenhoekiidae中,盾板有无前中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