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一定浓度的硝酸铈具有增加奶数,促进根生长,刺激芽萌发和芽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灰叶胡杨根蘖繁殖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灰叶胡杨(Populus pruinosa)根蘖繁殖特性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灰叶胡杨横走侧根由周皮、次生维管组织和四原型的初生木质部构成, 具有次生维管组织中维管射线、次生韧皮薄壁组织发达的结构特征。灰叶胡杨的根蘖繁殖源于横走侧根上不定芽的发生及生长发育。不定芽起源于横走侧根的木栓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经细胞分裂活动形成不定芽原基, 不定芽原基细胞分裂和生长分化形成在横走侧根表面可观察到的不定芽, 进而生长发育为根蘖苗。不定芽的发生具有同步或非同步的时间特征和单点或多点聚集的空间分布特点,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基部可以产生新的不定芽。不定芽发生、分布和生长特点是根蘖苗大小不一、密集丛生的内在原因, 表明灰叶胡杨具有较强的根蘖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品种郑州902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d2 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Cd2 胁迫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根和芽的呼吸速率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Cd2 胁迫对小麦幼苗根中细胞色素氧化酶(COD)、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同工酶表达的影响较小,都呈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效应,且Cd2 处理诱导了根中新的MDH、IDH同工酶带的表达;而不同浓度Cd2 对小麦幼苗芽中COD、MDH、IDH同工酶的表达影响较小.(3)随Cd2 胁迫浓度的增加,芽长、根长、芽干重、根干重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且对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芽.研究表明,Cd2 胁迫可以改变小麦幼苗根和芽中SDH、COD、MDHI、DH等呼吸作用关键酶的活性或同工酶表达,从而影响其呼吸作用,最终抑制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全叶马兰(Kalimeris integrifolia Turcz.)为根蘖型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在生长季后期,新生肉质细根向地表生长形成根蘖芽.根蘖芽成株后形成主根.经过对大量样本观察,创建了按形态特征对根蘖型草本植物种群无性系分株和芽的年龄划分方法,以及对主根生活年限的估计方法.分株年龄是按主根芽再生的次数划分,新根蘖芽成株为1 a,1 a分株死亡后从主根再萌生的分株为2 a,2 a分株死亡后从主根再萌生的分株为3 a.新根蘖芽为0 a芽,其它龄级与分株的龄级相一致,即1 a分株主根芽为1 a芽,2 a分株主根芽为2 a芽.在松嫩平原割草草场,全叶马兰种群由3个龄级无性系分株组成,呈稳定型年龄结构.分株主根的生活年限最多为4年.分株的生产力种群水平以2 a最高,个体水平则以1 a最低,并随着龄级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其中,在生长季初期以3 a分株的生产力最高,进入中期以后则1 a分株的相对生长速率最大.用秋末新生根蘖数量和现时种群数量可以较准确预报翌年种群数量和年龄结构.芽库中潜在种群数量是现时种群数量的2倍以上,但不意味着种群将发生疯长,而是为替补所做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个体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式芽大戟生长地的气候与植被状况,土壤条件以及它的生长动态。还研究了红芽大戟的越冬与繁殖。结果表明:红芽大戟是一种主要生长和分布在热带及南亚热带的药用植物。在广东它的生长动态呈双峰曲线,生长地土壤为砖红壤和红壤,砂茂越冬和根颈繁殖是引种驯化和生产上值得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驱蚊香草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添加各种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进行单因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驱蚊香草的诱导效应不同。2,4-D对驱蚊香草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6-BA对芽的诱导显著;NAA对根的分化作用明显。而单独使用NAA,可以从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苗一步完成。  相似文献   

7.
以带有与不带有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的草粉浸提液对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披碱草、醉马草和野大麦草粉浸提液对细交链孢、根腐离蠕孢、燕麦镰孢和绿色木霉的菌落生长、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披碱草中的Neotyphodium可显著增强披碱草草粉浸提液对细交链孢、燕麦镰孢、绿色木霉菌落生长及对细交链孢和根腐离蠕孢孢子萌发及燕麦镰孢芽管长度的抑制作用;醉马草中的Neotyphodium显著增强了醉马草草粉浸提液对燕麦镰孢、绿色木霉菌落生长和芽管长度,以及细交链孢、根腐离蠕孢和燕麦镰孢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野大麦中的Neotyphodium显著增强了野大麦草粉浸提液对绿色木霉菌落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长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刁柏愈伤组织根和芽分化过程中POD和SOD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石刁柏愈伤组织根和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岐化酶(SOD)和非特异性酯酶(NSE)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在根和芽分化过程,可溶性蛋白质量增加,第8~10d增至高峰时,分别为愈伤组织的1.98倍(根)和2.19倍(芽),随着根和芽进一步生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陈,(2)在根(第10d)和芽(第8d)形成时,POD活性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1.92和2.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全叶马兰种群无性系分株的建成及其年龄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叶马兰(Kalimeris integrifolia Turcz.)为根蘖型多年生草本菊种植物。在生长季后期,新生肉质细根向地表生长形成根蘖芽,根蘖芽成株后形成主根。经过对大量样本观察。创建了按形态特征对根蘖型草本植物种群无性系分株和芽的年龄划分方法,以及对主根生活年限的估计方法。分株年龄是按主根芽再生的次数划分,新根蘖芽成株为1a,1a分株死亡后从主根再萌生的分株为2a,2a分株死亡后从主根再萌生的分株为3a。新根蘖芽为0a芽,其它龄级与分株的龄级相一致,即1a分株主根芽为1a芽,2a分株主根芽为2a芽,在松嫩平原割草草场,全叶马兰种群由3个龄级无性系分株组成,呈稳定型年龄结构。分株主根的生活年限最多为4年,分株的生产力种群水平以2a最高,个体水平以1a最低,并随着龄级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其中,在生长季初期以3a分株的生产力最高,进入中期以后则1a最低,并随着龄级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其中,在生长季初期以3a分株的生产力最高,进入中期以后则1a分株的相对生长速率最大,用秋末新生根蘖数量和现时种群数量可以较准确预报翌年种群数量和年龄结构。芽库中潜在种群数量是现时种群数量的2倍以上,但不意味着种群将发生疯长,而是为替补所做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0.
火炬树是一种典型的主要以根蘖进行繁殖的木本植物,超强的根蘖繁殖能力和极高的适应能力,使其具有非常强的入侵性。试验通过野外挖根调查,研究了火炬树横走侧根不定芽的分布规律,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了不定芽的发生特点,并且对根蘖苗的发生进行了物候学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树的根系分布较浅,横走侧根分布在地表以下15 cm范围内,其中2~5 cm土层内侧根上的不定芽分布最多。不定芽在整个生长季都有萌发,但春季萌发数量最多。形态解剖学研究表明不定芽起源于横走侧根的中柱鞘细胞,为根源性克隆植物。根蘖苗的形成在时间上要比地上母株和其他树木萌发早,林分的充分光照使其迅速生长,增强了竞争力,为其种群更新和扩张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其入侵。  相似文献   

11.
陈瑶  刁瑕  宦云敏  杜阳春  李维  何兵 《广西植物》2017,37(9):1111-1121
为探究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方式,该研究以八角莲离体叶片、叶柄在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为对象,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结果表明:八角莲愈伤组织形成的解剖学特征是靠近表皮的薄壁细胞经激素刺激恢复分裂能力,继续培养形成拟分生组织。拟分生组织可形成许多分化中心。通过对八角莲组织培养产生的不定芽细胞组织学观察发现芽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外侧的几层薄壁细胞,芽原基背离愈伤组织中央生长形成不定芽,故八角莲脱分化形成的芽起源方式为外起源。而八角莲的根原基起源于组织深处髓部薄壁细胞和部分维管形成层细胞,进而形成类似球形或楔形并朝韧皮部突起的根原基轮廓,根原基继续发育会突破表皮生成不定根,起源方式为内起源。八角莲离体再生途径为器官发生型,在组培苗生长过程中先诱导形成不定芽,再诱导形成不定根,在愈伤组织上形成维管组织将不定芽和不定根连接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在正常分化芽和根、诱导芽或恨定向发生的白百利烟草(Nico-tiana tabacum Baibaili)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变化的结果。MS+0.2mg/1NAA+0.2mg/1 KT诱导白百利烟草愈伤组织正常分化出芽和根,MS+0.05mg/1NAA+2mg/1KT诱导愈防组织定向地芽发生,MS+0.5mg/1NAA+0.05mg/1KT诱导愈伤组织定向地根发生。在定向诱导芽或根发生愈伤组织里的RNA和蛋白质合成的第一个高峰出现,比正常发生芽和根的愈伤组织里DNA、RNA和蛋白质的第一个高峰迟5天,在芽发生的愈伤组织里DNA峰出现也迟5天,在根发生的愈伤组织里DNA蜂,则相同于正常分化的愈伤组织DNA峰出现。外源的植物生长物质诱导器官定向发生的作用表现在RNA水平上。在三种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里,蛋白质组成在第8天表现出明显的差异。41KD和46KD蛋白质在器官的定向发生中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油桐籽提取液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的小油桐籽水提取液及酒精提取液对‘贵杂110号’油菜、‘卓越’黑麦草及‘早麦10号’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油桐籽水提取液对3种作物种子发芽率、幼苗的芽长及根长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提高抑制作用增强;酒精提取液对黑麦草与小麦的种子发芽、幼苗芽和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特定浓度可促进油菜幼苗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石蒜对萝卜、黄瓜、番茄和油菜幼苗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室内用离体生测方法研究了石蒜水浸提物对萝卜、黄瓜、番茄和油菜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 石蒜水浸提物对4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种受体作物中,以番茄最为敏感,最低浓度0.0125 g·ml-1处理下,番茄种子完全受到抑制不能萌发,油菜、萝卜与黄瓜种子的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7.73%、14.97%和2.65%.相同浓度处理时,石蒜水浸提物对萝卜、黄瓜及油菜芽的生长抑制作用高于对根的抑制作用.采用去胚乳小麦生长法和高梁河沙法测定了石蒜甲醇浸提物对光合作用和非光合作用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石蒜甲醇浸提物对去胚乳小麦和高梁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高梁芽和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对去胚乳小麦根和芽生长的抑制,说明石蒜对植物的化感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非光合作用活性上,但也一定程度地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年8月份至次年3月份采集紫花含笑(♀)×钙土含笑(♂)杂种F1代优良单株的顶芽和侧芽,置于H+0.25 mg·L-16-BA+0.125 mg·L-1NAA+0.10 mg·L-1KT+0.05 mg·L-1IAA上培养,不定芽诱导率可达115%;诱导的不定芽在H+0.3 mg·L-16-BA+0.3 mg·L-1KT培养基中增殖及生长较好.经过壮苗后的芽条在H+2.8 mg·L-1NAA上的生根率可达100%,且单株根数多,芽条生长健壮.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1)明显促进根的发生,但对根的后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组培苗移栽至红土腐殖土珍珠岩=111的混合基质中,60d时成活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对香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多效唑对香蕉试管苗有明显的矮化和延缓生长作用。它与NAA配合使用能促进长根,加快成苗速度,而且苗壮、耐荫。与6-BA配合使用可有效地提高分化芽的增殖系数。分化芽粗壮鲜绿,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培养基成分影响毛地黄叶外值体的生长,不含BA的培养基中芽不能发生,无NAA的培养基中无根发生。光质的效应与培养基成分有关,黄、蓝、绿光在未加有机成分(NAA为0.ling·L~(-1))的培养基中能促进芽的生长,当NAA为0.5 mg·L~(-1)时则抑制芽的生长。红光、黑暗处理与培养基成分关系不大,一般均抑制发芽;根的发生不需要光。光质和培养基之间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华重楼为我国一味珍贵的民族药,本文以华重楼根茎为材料开展其无性繁殖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6-BA不同浓度对其潜伏芽萌发、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5mg/L的6-BA可促进华重楼切段的繁殖系数,提高其双芽率、多芽率及有根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发根农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的遗传转化作用,从甘蓝下胚轴切段上诱发产生了Ri T—DNA转化根。在无激素Ms琼脂培养基上,经过长达4个月的连续培养后,有些转化根的根段组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块,然后又再分化形成茎芽。在含有激动索的Ms琼脂培养基上,转化根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分化出茎芽,其中以14μmoI/L激动素处理的生茎效果最佳。在Ms液体培养基内加入4.5μmol/L BA也增加了转化根上的茎芽数。所有这些茎芽能够进一步生长,并且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长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20.
当年8月份至次年3月份采集紫花含笑(♀)×钙土含笑(♂)杂种F1代优良单株的顶芽和侧芽,置于H+0.25mg·L-16-BA+0.125mg·L-1NAA+0.10mg·L-1KT+0.05mg·L-1IAA上培养,不定芽诱导率可达115%;诱导的不定芽在H+0.3mg·L-16-BA+0.3mg·L-1KT培养基中增殖及生长较好。经过壮苗后的芽条在H+2.8mg·L-1NAA上的生根率可达100%,且单株根数多,芽条生长健壮。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明显促进根的发生,但对根的后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组培苗移栽至红土:腐殖土:珍珠岩=1:1:1的混合基质中,60d时成活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