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2.
3.
4.
蜘蛛对茶园害虫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1年以来,湖南省兰岭茶园开展了大面积以保护茶园蜘蛛为主的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近10年来未打化学农药,4年未施化学肥料。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措施不但使以蜘蛛为主的茶虫天敌的种类增多、种群数量上升,而且使茶园内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茶叶内不含任何农药残毒,产品达到国家AA级绿色食品要求;经济效益得到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蜘蛛群落组成及动态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2-2003年,每1~2星期1次,对皖南麻姑山区25年生山林间的有机茶园、植被贫乏的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的茶丛及地表蜘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查得普通茶园蜘蛛6224个体,分属于8科14种;无公害茶园蜘蛛7430个体,分属于8科16种;有机茶园蜘蛛8005个体,分属于12科29种。3类茶园中,3~5月、10~11月蜘蛛的物种数和个体数较多,7月、12月种数和个体数较少。本研究中的普通茶园植被较少,茶园管理稍粗放,滥施化学农药,蜘蛛种数和个体数均为最少。无公害茶园周围植被虽较少,但管理精细,一般根据防治指标施药,蜘蛛种数和个体数多于普通茶园。有机茶园植物相对繁盛,不施药,蜘蛛种数和个体数最多。茶园环境和管理措施对蜘蛛群落的组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经10多年考查和鉴定,记述了贵州省茶区蜘蛛26科204种,其中优势类群园蛛科50种、跳蛛科25种、肖蛸科20种、蟹蛛科14种、平腹蛛科13种,占总种数60%.全省性种类角类肥蛛、黄褐新园蛛、草间小黑蛛、食虫瘤胸蛛、三突花蛛、鞍形花蟹蛛、机敏蝇豹、纵条蝇狮、悦目金蛛、棒络新妇蛛、八斑鞘腹蛛、星豹蛛、棕管巢蛛、斜纹猫蛛、机敏漏斗蛛、浙江豹蛛、兰翠蛛、黑色蝇虎、茶色新园蛛和锥腹肖蛸等64种,占总种数31%.在我国动物区划中,贵州大部属于华中区的西部山地高原亚区,西部少数地区属于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结合茶树适生格局,把茶园蜘蛛区系划分为:黔中山地丘陵区(Ⅰ)、黔东低山丘陵盆地区(Ⅱ)、黔南低山河谷区(Ⅲ)、黔北中山峡谷区(Ⅳ)、黔西高原中山区(Ⅴ).Ⅰ区发现蜘蛛21科137种,占全省总种数67%;常见的优势种有角类肥蛛、黄褐新园蛛、灌木新园蛛、青新园蛛和悦目金蛛等37种,占该区蜘蛛总种数27%;特有种为山地艾蛛、畸形艾蛛、对称曲腹蛛、西山新园蛛、小青新园蛛、四点亮腹蛛、桐庐指蛛、锯胸微蛛、黑底狼蛛、中华刺足蛛、裂额银斑蛛、贵州花蟹蛛和三斑花蟹蛛等13种.Ⅱ区发现蜘蛛26科185种,占全省总种数91%;优势种有角类肥蛛、棕管巢蛛、毁坏管巢蛛、斜纹猫蛛和三突花蛛等31种,占该区蜘蛛总种数17%;特有种有中华蟱蛛、棒络新妇蛛、四斑粗螯蛛、风雅丽蛛和江安七纺蛛等58种.Ⅲ区发现蜘蛛15科92种,占总种数45%;优势种为角类肥蛛、草间小黑蛛、食虫瘤胸蛛、驼背额角蛛和八斑鞘腹蛛等18种,占该区蜘蛛总种数20%.特有种为圆腹艾蛛、椭圆新园蛛、横带隆背蛛和凤振粗螯蛛等4种.Ⅳ区发现蜘蛛15科76种,占全省总种数37%;优势种为角类肥蛛、机敏漏斗蛛、机敏蝇豹、纵条蝇狮和黑色蝇虎等18种,占该区蜘蛛总种数24%.Ⅴ区发现蜘蛛14科64种,占总种数31%;优势种为角类肥蛛、黄褐新园蛛、机敏漏斗蛛、机敏蝇豹、黄斑菲蛛等15种,占该区蜘蛛总种数23%;Ⅳ和Ⅴ区无特有种类.Ⅲ区雨、热和光照条件较优越,但其为新辟茶区,蜘蛛种数少于Ⅰ和Ⅱ区.从西北部高寒山区向东部低丘,海拔明显降低,气候从北亚热带过渡到中亚热带,雨量、光照和积温加大,茶树等农林作物增多,茶园蜘蛛种类增多. 相似文献
9.
11.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蜘蛛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内蒙古贺兰山蜘蛛调查初步结果,目前已发现蜘蛛69种,(尚有10多个未确定种没有列入其中),分隶16科3属。其中包括3新种4中国新纪录种(另文发表)和21个内蒙古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2.
13.
14.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茶树种质的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茶树种质创新的应用、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蜘蛛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简要综述我国蜘蛛生态学研究,包括生态因子的研究;蜘蛛种群研究:蜘蛛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蜘蛛的捕食以及运用血清学方法研究以及蜘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十八、管巢蛛科C一ubionidae120.黄斑纯蛛Castia,~刀口vl’inaculata Hu et al,1985· 分布:湖北、四川、湖南、广东、甘肃121.短刺红鳌蛛cjl~翻tht’u1nbrevt’sPz’;’l“:Song,1983 分布:河北、甘肃、内蒙古122.日本红鳌蛛Clliraca,:thiumja灿;icum Boes.et Str,1906 分布:河北、新疆、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广东、湖南、山东一123.彭妮红赘蛛 cllt.raca,:t人iu,n Pe,,,:夕1 0.p.Cambrid罗,1873 分布:河北、新疆、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广东、湖南、山东124.绿色红鳌蛛Clll’racanthl’um viresce,:s(Sandevall,1873) 分… 相似文献
18.
报道河北省棉铃虫天敌的种类,计4个纲,14个目,22个科,144种,其中河北省棉铃虫天敌的蜘蛛种类为9个科、35种。 相似文献
19.
用RAPD技术检测不同生态类型蜘蛛代表品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蜘蛛有3种生态类型,即洞穴型、结网型和游猎型。利用RAPD技术检测3种生态类型蜘蛛的代表品种,即白额巨蟹蛛(游猎型)、漏斗蛛(结网型)、虎纹捕鸟蛛和七纺器蛛(洞穴型)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用11个随机引物对3种生态类型的代表蜘蛛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平均每个品种观察到约22.5个标记,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在4~13个之间。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L纺器蛛和虎纹捕鸟蛛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共享度(F)高,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实了同生态类型蜘蛛的亲缘天系最近,聚类结果表明,3种类型蜘蛛的总体演化趋势为:洞穴型 结网型—游猎型,与以往的形态学研究相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