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石的细菌浸出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氧化产物溶浸矿石中有用金属的一种新工艺。由于这种方法适于贫矿石、表外矿石及采空区矿石中的铜和铀的浸出,在矿冶工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仅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对由铜铀共生矿细菌浸出铜、铀的主要问题如细菌培养条件、影响浸出的重要因素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金属矿床开采过程中,总有大量不够开采品位的废石被舍弃。这些废石虽然金属含量极低,伹数量巨大,是不可忽视的金属资源。用细菌浸出法可以回收其中的有用金属。世界许多国家对细菌浸出十分重视,已用于铜、铀的露天矿废石堆、地下采空区和废矿井,成为这两种金属的重要来源之一。据统计,现在全  相似文献   

3.
用细菌浸出法从低品位硫化铜矿中回收铜的研究及生产应用日益增多。但是,这种方法只对次生硫化铜矿及某些氧化铜矿效果好,而对于在铜矿中含量最大的原生黄铜矿,则浸出时间长,效果较差。黄铜矿的细菌浸出法在国外研究较多,取得一定进展。最近,Bruynesteyn及Duncan等人用细菌浸出磨细的黄铜矿精矿,可以加快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冶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裘荣庆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3):180-183
微生物冶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裘荣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自1958年美国用细菌浸出铜 ̄[1]和1966年加拿大用细菌浸出铀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成功之后,有20多个国家的学者开展了微生物在矿冶工业中应用的研究,并自1977年起基本上每隔...  相似文献   

5.
细菌浸矿     
细菌浸矿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酸性矿水中生长着一类细菌,叫氧化铁硫杆菌。这类细菌能将矿石中的硫酸亚铁(二价铁)和硫,在常温常压下,氧化成硫酸高铁和硫酸。而硫酸高铁和硫酸,是铜、铀等金属的良好浸出剂。在工业生产上就是利用这类细菌将硫酸亚铁转化为高铁,用于浸出矿石中的铜和铀。在  相似文献   

6.
<正> 一种以硫离子作为食物的新奇细菌,将很快能帮助金属制造者减少能源、污染和资金。这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微生物就是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在煤的脱硫方面和从废水河流中回收有用的或有毒的金属方面也是有希望的。现在,微生物处理作为一种最好的方法广泛用于从低品位矿石中提取铜和铀,并正在考虑作为一种从高品位矿石中得到各种金属的方法。这种应用基因操纵的微生物方法不同于其它微生物方法,预期这种方法将在2—3年内得到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7.
贫铀矿石细菌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山的酸性矿水中分离出亚铁氧化细菌O-D菌株,属于氧化铁硫杆菌(Thiobaeillusferrooxidans)。靠细菌的生物氧化作用,可以浸出某些含黄铁矿的贫铀矿石中的铀(矿物主要为铀黑、铀钙云母及沥青铀矿)。品位为0.01 7%,粒度--30毫米的含铀矿石,用pH1.5的细菌-Fe,(SO4),溶液柱浸或堆积浸出,经40天后浸出率可达50%以上,而用-10毫米粒度的矿石,则浸出率达60%以上。与2%H2SO4溶液浸出相比较,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达到同样的提取率,但细菌法酸耗只有0.08%,可节省90%以上的硫酸。浸出液中的铀和钼离子在一定浓度下抑制细菌的生长及亚铁的氧化。通过菌种选育,可以得到耐铀1000毫克/升,耐铝200毫克/升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铁和硫氧化系统及其分子遗传学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是典型的化能自养菌,由于能生长在亚铁,元素硫和硫化物矿物上,因而成为生物湿法治金(Biohydrometallurgy)中最有应用价值的一个种。目前南非,美国,加拿大等国应用它提取铜,铀,金等已获得工业生产,另外它在煤和原油的脱硫方面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1]。多年来,我们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冶金和煤脱硫方面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如铜,铀,锰,金等金属提取,有的已进行了扩大试验或半工业试验[2,3]。  相似文献   

9.
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是一类专性嗜酸自养细菌,在细菌浸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有用金属的浸出,特别是铜和铀。由于该菌处理矿石时浸出效果与其  相似文献   

10.
从湖北铜绿山铜矿和山西中条山铜矿两地采集了矿山废水样品, 用RFLP方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不同矿山废水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组成变化。结果发现: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在5个矿山废水样品中检测到的细菌主要分为4大类:即Proteobacteria纲、Nitrospira纲、Firmicutes纲和Bacteroidetes纲。通过对古菌16S rDNA 的PCR分析发现, 取自湖北铜绿山铜矿的样品中检测到古菌的存在, 而取自山西中条山铜矿的样品中没有检测到古菌的存在。检测到的古菌主要是属于Ferroplasma属和Thermoplasma属。结合5个矿山废水样品的化学元素分析结果和细菌群落结构数据, 进行PCA分析(主成分分析), 发现不同矿山废水样品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微生物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pH值、温度、不同浓度的元素如S、Cu、Ni和Co可能是形成细菌种群结构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土著细菌菌群(柠檬酸杆菌属51.58%、不动杆菌属25.49%、黄金杆菌属12.82%、肠杆菌属8.5%)对铀的去除效果及机理。[方法]考察温度、p H、U(Ⅵ)初始浓度对细菌菌群除铀影响,通过死活细菌菌群对比试验分析吸附还原所占比例,并通过SEM-EDS、FTIR和XRD分析除U(Ⅵ)机理。[结果]在p H为7.0、30℃、U(Ⅵ)初始浓度为9.6 mg/L时细菌菌群对铀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均达到96%以上;死活细菌对比试验发现细菌菌群对铀不仅有吸附作用还有还原作用。SEM-EDS显示除铀后细胞周围出现大量片状物质,新出现的U峰占细胞重量比的28.10%。FTIR结果显示细菌菌群细胞中氨基、羟基、羧基、酰胺和磷酸根基团在除铀过程中占主要作用。XRD显示说明细菌菌群对铀具有一定的矿化作用。[结论]从铀尾矿中选育出的细菌菌群具有协同作用,对铀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机理主要为以吸附和还原为主矿化作用为辅的生物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铀是核燃料的必需元素。发展核能离不开核燃料,在具有开采价值的铀矿中,铀所含能量与地球上石油资源的能量相当。海水中铀的蕴藏总量可达40亿吨,但其浓度只有3—3.3ppb;另外,某些矿床、矿砂中含有低品位的铀,其量也极少。要把这些稀少的铀收集或提取到手,诸方法中尚以借助微生物是行之有效的。日本,西德等国家发现某些绿藻和细菌有积蓄铀的能力。若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湿地植物生长促进菌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从红树林根系中提取的植物促生菌的种类,即固氮细菌、溶磷细菌、光合厌氧细菌及其在红树林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生物学教材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介绍了分解尿素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等知识,兴趣小组的学生举一反三,对酸性矿山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的群落构成进行了分析。学生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酸性矿山废水和尾砂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微生物,通过对其形态特征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6株微生物可分为Acidiphilium、Acidisphaera等5个属。  相似文献   

15.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2):269-269
铀(L3O8)是核燃料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污染源之一。铀矿开采之后排放的残留物也是重要污染源。这些核废料排泄于环境,如水域、土壤和大气之中,必然危及生态和人类健康研究发现,某些微生物有清除这类放射性铀污染物的能力,并实现回收。1)一种地质细菌,如Geobacter sulfurreducens可制成细菌制剂用于清除地下铀等放射性金属污染物,研究认为,这类细菌在金属和碳的全球循环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超微结构研究中的铀-铅-铜技术。铀-铅-铜方法能选择性地染色细胞内的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的其他部分一般不染色,从而使这些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分布非常突出。利用这一特点,可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半薄切片,研究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三维结构以及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 CF—Ⅰ细菌富集溶液中铀。对铀的最大富集量达360mg/g 干菌以上,在较短时间内可吸附溶液中98%的铀;pH、细胞生长状态、细胞膜表面电位等对其富集铀作用影响较大,pb~(2+)等重金属离子能干扰细胞对铀的富集。电镜及能谱结果表明,富集的铀绝大郭分以四价态存在于 CF-Ⅰ细胞膜表面。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细菌采矿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伟  林均民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6):357-358,40
近二三十年,由于常规方法可开采的金属富矿日益匮乏,采矿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应用生物浸矿技术从各种低品位矿中回收重要金属[1]。仅以钢为例,目前全世界钢年产量的15%或1.1×108吨铜来自生物浸矿[2]。近年来,许多国家愈益重视推广生物浸矿技术,作为常规冶炼过程之外的另一种选择,许多重要金属如铜。铀、金等的生物浸矿已实现工业化。1生物浸矿的利弊从贫矿、废了一中回收上届时,常规方法往往不经济。对于生物浸矿过程,金属含量如铜低于O.3%的矿石却同样有效[3],地下矿藏的原地生物浸矿还可节省把大量矿石运到地面的费用…  相似文献   

19.
载铜蒙脱石的抗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载铜蒙脱石对副溶血弧菌的抗菌效果和机理。载铜蒙脱石对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75mg/L和300mg/L,而蒙脱石未显抗菌活性。细菌胞内酶活性结果显示,载铜蒙脱石可使细菌细胞膜发生损伤或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菌胞内酶的外漏。载铜蒙脱石对细菌呼吸代谢影响的结果表明,载铜蒙脱石可抑制三羧酸循环途径。原子力显微镜动态观察载铜蒙脱石作用下副溶血弧菌形态变化的结果发现,载铜蒙脱石能破坏细菌细胞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水葫芦中提取叶绿素铜钠初产物,完善叶绿素铜钠盐的提取工艺,研究叶绿素铜钠的抗细胞氧化损伤作用。方法:采用丙酮乙醇混合液提取水葫芦中的叶绿素铜钠,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分光检测、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产物产率、样品成分、纯度进行检测,之后利用连二亚硫酸/PC12制作细胞模型,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的抗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结果:采用本文工艺提取得的叶绿素铜钠产率较佳,提取物中未见Pb、Cd等水葫芦生长流域常见的重金属污染;MTT法显示叶绿素铜钠未见细胞毒作用,且对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如可应用于叶绿素铜钠的工业提取,可降低目前含叶绿素铜钠类药物与保健品的生产成本,为入侵植物水葫芦的综合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