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昆虫中的细胞色素P-450及其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振华 《昆虫知识》1990,27(1):52-55
<正> 细胞色素P-450在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系(MFO)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能与氧分子和底物结合,并参与氧的活化。因此,P-450在杀中剂代谢、昆虫的选择毒性和抗药性、在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的代谢以及在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5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不仅对P-450的分子性质、光谱性质和多样性进行了详细研究,而且对P-450与P-450-还原酶、磷脂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膜中的结构也进行了研究。目前  相似文献   

2.
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俊勇  冷欣夫 《昆虫知识》1991,28(5):308-312
<正> 细胞色素P-450酶系(简称P-450)因其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化学物质尤其对各种杀虫剂和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氧化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受到广泛的重视。该酶系还在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以及选择毒性中,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詹皓  刘传缋 《生理学报》1990,42(5):503-508
随着衰老过程雄性 Wistar 大鼠许多系统功能逐渐衰退。与青年鼠相比,中老年大鼠胸-腺明显萎缩。随着衰老,细胞免疫功能、血浆睾酮(T)和雌二醇(E_2)水平、肝微粒体细胞色素 P-450浓度和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活力均明显衰退。  相似文献   

4.
细胞色素P-450在昆虫的适应性和抗药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振华 《昆虫知识》1990,27(3):175-178
<正> 前文介绍了细胞色素P-450的分子特性和光谱特性、P-450的多样性、诱导性及其分子机理。鉴于这些特性对药剂的代谢、选择毒性、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以及抗药性的重要性,本文简要地介绍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是如何发挥其保护作用的,以及与昆虫化学防治的关系。 一、P-450对昆虫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印楝素和苦参碱的药物敏感性现状及代谢抗性机制。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四子王旗、锡林浩特、正镶白旗、扎鲁特旗和新巴尔虎左旗蝗虫高发地区毛足棒角蝗3龄蝗蝻对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检测了不同田间种群毛足棒角蝗体内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多功能氧化酶(Multifunctional oxidase, MFO)和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450)的活性,并分析了毛足棒角蝗的抗性水平与不同解毒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毛足棒角蝗5个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性明显降低,3龄蝗蝻的抗性倍数依次为5.91倍、5.28倍、4.69倍、3.18倍和4.06倍;四子王旗、正镶白旗和扎鲁特旗种群对苦参碱敏感性变化明显,5个毛足棒角蝗种群对印楝素敏感性无明显变化。不同田间种群的解毒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其中CarE、GST和CYP450活性与敏感种群差异显著,MFO活性升高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6.
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昆虫抗药性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星辉 《昆虫学报》2014,57(4):477-482
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 对杀虫剂的代谢作用直接影响到昆虫对杀虫剂的耐受性和杀虫剂对昆虫的选择性,由P450介导的杀虫剂代谢解毒作用的增强是昆虫产生抗药性的常见而重要的机制。P450介导的杀虫剂代谢抗性具有普遍性、交互抗性与进化可塑性的特点,涉及P450基因重复与基因扩增、基因转录上调以及结构基因的变异等多样化的分子机制,并且多重机制的共同作用可以导致高水平抗药性。这些研究发现说明,无论是昆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还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都要有动态的、因地制宜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多重抗药性及其生化机理,在室内对敏感系(SS)土耳其斯坦叶螨分别用螺螨酯、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混剂进行处理,选育出多重抗性品系(Mp-R).结果表明: 选育至15代,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抗性指数达35.74倍.对不同品系的解毒酶活性分析显示,Mp-R品系相对SS品系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比活力分别是SS品系的1.21、1.53、9.18倍.说明CarE、GSTs、MFO的活性升高可促进土耳其斯坦叶螨对3种杀虫剂多重抗性的形成;MFO的活性升高可能是土耳其斯坦叶螨对3种杀虫剂产生多重抗性的主要原因.测定Mp-R品系和单抗品系(Ip-R)的农药感性和解毒酶活力变化发现,3种杀虫剂的混合使用可能会延缓土耳其斯坦叶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形成,加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形成.  相似文献   

8.
经研究表明顺式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在正辛醇——水相中的分配系数(logP)分别为6.13,5.50,5.55和4.02。离体培养的大白鼠原代肝细胞对上述杀虫剂(除氟氰菊酯外)的吸收系数(q值)分别为322.6,281.1,201.9。上述杀虫剂在离体培养的原代肝细胞中降解很快,温育30分钟后降解速率分别为90.0%(顺式氯氰菊酯)、86.2%(甲氰菊酯)、69.5%(氰戊菊酯)。同时有明显的减少离体培养的鼠肝细胞中P-450含量的作用,其中以溴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作用较明显。在溴氰菊酯处理组中,随杀虫剂浓度的升高,这种减少P-450含量的作用明显增强。检查温育反应90分种后的细胞悬浮反应液,对照组仍维持高的细胞存活率(74.4%和91.2%),而杀虫剂处理组,除甲氰菊酯处理组仍有42.4%的存活率外,其余各杀虫剂(溴氰菊酯各浓度组和顺式氯氰菊酯处理组)均未检出存活的细胞。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几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它们在鼠肝细胞中的降解代谢可能主要不是由于多功能氧化酶起作用。另外,杀虫剂的亲脂性与q值及在肝细胞中的降解速率三者间有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分别与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灭净菊酯、灭多威、辛硫磷、甲基对硫磷和乙酰甲胺磷等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棉铃虫幼虫,统计致死中浓度LC50,计算增效比,测定虫体内与抗性有关的三种重要酶: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研究大豆卵磷脂对HaNPV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aNPV与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抗性棉铃虫,生测统计增效比均大于1.0,特别是病毒与甲基对硫磷混用,增效比更是达到3.53,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混剂感染抗性棉铃虫,虫体内MFO的活性比化学杀虫剂单用时降低3~12倍,CarE和AChE的活性也比化学杀虫剂单用时低,HaNPV明显抑制了化学杀虫剂对MFO和CarE的诱导作用。HaNPV与大豆卵磷脂混用,提高了HaNPV对棉铃虫的感染致死率,缩短了致死中时间(LT50)。  相似文献   

10.
飞蝗解毒酶系活力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代谢抗性是飞蝗主要的农药抗性机制之一。与代谢抗性相关的解毒酶系主要有:非专一性酯酶系(Non-specficesterases,ESTs)、谷胱甘肽S-转移酶系(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P450s),解毒酶系活力的测定是研究飞蝗农药代谢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飞蝗解毒酶系的测定方法,为蝗虫及其他昆虫解毒酶系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